庖人烹赤鱼,鱼尾何离筛。
风雷起神鼎,俄然摩天飞。
冠霞登紫宫,骖鹿上兰池。
遨游经四澥,回顾伤黍离。
潜龙贵勿用,秕糠为帝师。
至道久蝉蜕,七圣莫能知。
悠悠具茨云,吹笙何参差。
庖人烹赤鱼,鱼尾何离筛。
风雷起神鼎,俄然摩天飞。
冠霞登紫宫,骖鹿上兰池。
遨游经四澥,回顾伤黍离。
潜龙贵勿用,秕糠为帝师。
至道久蝉蜕,七圣莫能知。
悠悠具茨云,吹笙何参差。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的《咏怀》组诗中的第九首,以奇特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鱼化龙的神话故事,并融入了对历史、政治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句“庖人烹赤鱼,鱼尾何离筛”以烹饪赤鱼的场景开篇,鱼尾的异常动作引出后文的奇幻转变。接着,“风雷起神鼎,俄然摩天飞”描述鱼在神鼎中被赋予神力,瞬间化身为龙,直冲云霄,展现了从平凡到非凡的转变过程。
“冠霞登紫宫,骖鹿上兰池”两句进一步描绘龙的飞翔景象,它披着霞光,登上紫宫,与鹿并驾齐驱于兰池之上,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遨游经四澥,回顾伤黍离”表达了龙在广阔天地间自由翱翔,但回首时却感伤于历史的变迁,暗示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潜龙贵勿用,秕糠为帝师”一句借用了《周易》中的典故,意指潜藏的龙虽贵而未被重用,却能成为帝王的老师,隐喻了人才的埋没与智慧的忽视。最后,“至道久蝉蜕,七圣莫能知”表达了对至高真理的追求与理解的困难,即使七位圣贤也无法完全领悟。
“悠悠具茨云,吹笙何参差”以具茨山的云雾和吹笙的音乐结束,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悠远空灵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历史变迁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语言华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山路细萦蛇,攲危讶泛槎。
幽人肯假榻,倦客似还家。
柏径初轩豁,筠窗更静嘉。
饥肠如作苦,斋鼓恰停挝。
茶供含秋露,菘菹带早花。
香粳有炊玉,煮饼不摇牙。
好在经行处,还怜旧约差。
摩挲验蛇蚓,圆缺屡虾蟆。
境信人俱胜,心宁迹与遐。
农时多闵雨,意绪每如麻。
却话三生契,空嗟两鬓华。
蒲团坐双稳,良夜对篝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