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所居即事六首·其一》
《所居即事六首·其一》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南下丹阳一水湾,陋居瓢饮是希颜。

来为野鸟入春郭,去作溪云归夜山。

蓬鬓已衰言必贱,竹门虽立意无关。

陶潜惠远如相爱,朝访遗民暮却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首句“南下丹阳一水湾”,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隐居之地的地理位置,水湾的宁静与幽深,暗示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接着,“陋居瓢饮是希颜”一句,通过描述简陋的居所和日常生活的朴素,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来为野鸟入春郭,去作溪云归夜山。”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无论是作为野鸟融入春日的城市,还是化作溪云回归夜晚的山林,都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这种与自然的交融,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蓬鬓已衰言必贱,竹门虽立意无关。”这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尽管外貌衰老,言语或许不再受人重视,但内心的世界依然独立于世俗之外,保持着自己的高洁与清雅。竹门虽小,却象征着诗人坚守的志趣与品格,不为外界所动。

最后,“陶潜惠远如相爱,朝访遗民暮却还。”诗人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和慧远两位古代隐士,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并且表示自己愿意像他们一样,每日拜访过去的贤者,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启发。这种对历史人物的追慕,以及对过去智慧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亲近自然、崇尚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古代隐士文化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寄衣曲

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鸣。

今年寄衣风复雨,不识何时到边土。

边城八月多早寒,清霜触体愁衣单。

千丝万缕妾手制,中有珠泪焉能干。

不愿功成垂竹帛,但愿全躯返乡国。

(0)

读元史三首·其二

周室悯黍离,蜀臣悲杜宇。

吁嗟彼王孙,甘心事仇虏。

死愧文丞相,生惭谢皋羽。

书画虽绝伦,大节吾不取。

贤域彝斋翁,高风邈千古。

遇弟辄生嗔,到门必见侮。

吾爱《水仙图》,宝为翰墨祖。

(0)

送顾嗣宗返吴门次留别韵

韩孟云龙日夕依,故山猿鹤久相违。

人如诸葛真名士,品是江东大布衣。

吴地烟岚应入梦,楚天鸥鹭渐忘机。

步兵日有莼鲈思,隐语当归且缓归。

(0)

题桃叶渡江图

细雨横塘记昔过,画图开处奈愁何?

桃花一簇红无主,春水三篙绿始波。

解佩清狂馀仿佛,溅裙宿约竟蹉跎。

由来兰桨无情物,锦瑟华年送已多。

(0)

斗室何来豹脚蚁,殷如雷鼓聚如云。

无多一点英雄血,闲到衰年忍付君!

(0)

村北

野旷朝霭清,峰高日半规。

远风吹水气,澹林结幽姿。

策蹇访故人,村北路逶迤。

碧阴漾千亩,凉露沁心脾。

刈麦走田父,妇子相追随。

老翁欣得食,回头顾其儿。

大儿束麦把,小儿抱豆枝。

歌笑偕邻叟,饮濯清湍湄。

留连缓去路,寓目心情怡。

田间有真乐,朝市知者谁?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