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
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
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
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
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
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
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韩求仁南台朝请晚过南湖见寄》。诗人以浮花浪蕊比喻时光易逝,感叹寻找美好的时光为何来得如此迟缓。他劝慰友人不必为光阴荏苒而惊慌,因为即使短暂如石火,也能在寸土之间孕育出珍贵的事物,暗示时间虽短,但能孕育出美好的成果。
诗人进一步表达对友人的理解与共鸣,认为朋友的清雅兴致足以激发灵感,同时宽慰自己,说即使像崔丞那样每日临水,只要心境平和,无需过于忧虑琐事。最后,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说,即使像野鸭一样在湖边漫步,也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表达了对友情的真挚和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