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东全副戎之京》
《送张东全副戎之京》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玉剑光芒尚绕身,沧波万里拥归津。

霸陵未必长能醉,圯上其如有此人。

五岭风烟侵旅鬓,九重心事怆孤臣。

他时准备相逢处,一笑辕门甲胄新。

(0)
鉴赏

此诗《送张东全副戎之京》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以玉剑、沧波、霸陵、圯上等意象,描绘了送别友人出征的场景,充满了壮志豪情与深沉的情感。

首联“玉剑光芒尚绕身,沧波万里拥归津”以玉剑的光芒和广阔的沧波起笔,象征着友人张东全即将踏上征途,剑光闪耀,波澜壮阔,预示着征程的艰难与荣耀。

颔联“霸陵未必长能醉,圯上其如有此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霸陵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此处暗指友人虽有如刘邦般的雄才大略,但未必能长久沉醉于功名之中,暗示了对友人出征的担忧与期待。

颈联“五岭风烟侵旅鬓,九重心事怆孤臣”描绘了友人出征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五岭的风烟侵袭着旅人的鬓发,九重心事让孤臣感到沉重与悲伤,展现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不舍。

尾联“他时准备相逢处,一笑辕门甲胄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平安归来、凯旋而归的期待与喜悦,预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两人再次相见,友人卸下甲胄,笑容满面,充满希望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既展现了友人出征的壮志豪情,又蕴含了对友人安全归来的深深祝愿,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山川春梦里,之子正雏年。

颇恨碧天远,频疑翠袖蔫。

屐痕深著露,马影澹生烟。

缬得醉眸暗,飘魂愁杜鹃。

(0)

雨中过汤淮赠诗四章·其一

玉茗先生老癖书,城南烟筱媚楼居。

诗从悟入多禅解,暖逼春来喜病除。

明月心期潭水识,梅花踪迹市门疏。

乱流莫怨竿难下,看我沧浪濯足渔。

(0)

独坐三章·其二

祓兰堪换骨,投秽惜渠蝉。

蔽翳交奇色,黄唐梦古年。

火焚大槐树,风劫小游仙。

逝者眼中水,驱之耳后鸢。

(0)

舟中怀都门故人诗三十绝句·其一

泱莽山川共举杯,青莲白石此仙才。

问渠眉色何苍秀,曾挹临潼晓气来。

(0)

短歌八章·其八

炉烟何袅袅,风来吹之杳。

红烛何辉辉,不自知其心之灰。

昆吾有铁,冶之尚柔。渝其坚誓,我将谁尤?

(0)

与汤郎中鹏话旧感赠五章·其四

佩我衔珠刀,孤行戛谁傍?

托命兵燹馀,有志未能壮。

忆昔携长镵,避乱走烟瘴。

归寻杜陵屋,门户析以荡。

赤趼寻野薇,奚能补所养?

亲老弟妹稚,幼子襁褓中。

未应荒巢乌,来逐云天鸿。

天高罡风寒,折翼还如何?

萧索大田稼,遗穗今无多。

瀛弱不可渡,归当老林阿。

中道逢故群,引吭聊一歌。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