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昆玉从关中来觅其伯祖同庵客生遗榇因得皈予座下别归诗以送之》
《刘昆玉从关中来觅其伯祖同庵客生遗榇因得皈予座下别归诗以送之》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梦蝶幽人骨久寒,流离谁复哭云端。

能来海角真痴绝,复典春衫识路难。

佛种有缘终莫断,世间如幻好平观。

送行赠汝真三昧,百八轮珠万里安。

(0)
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思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首联“梦蝶幽人骨久寒,流离谁复哭云端。”以“梦蝶”典故开篇,暗喻逝者已逝,生命如同梦境般短暂而虚幻。幽人的骨已寒,暗示逝者已离世,而“流离谁复哭云端”则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能来海角真痴绝,复典春衫识路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即使能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遥远的地方,也难以寻回逝去的时光,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哀伤。同时,“复典春衫识路难”也隐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迷茫。

颈联“佛种有缘终莫断,世间如幻好平观。”转而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佛教的智慧。诗人认为,尽管生命如梦幻泡影,但通过佛法的指引,心灵的种子可以得到滋养,不会被无常所摧毁。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与对生命本质的洞察。

尾联“送行赠汝真三昧,百八轮珠万里安。”在送别之际,诗人以佛法的智慧(三昧)作为赠言,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同时,以“百八轮珠”象征佛法的广大与深邃,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祝福与对佛法力量的信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逝者哀思的抒发、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佛法智慧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京师苦雨作·其一

帝城阴晦积,宫路水云宽。

祇道天为漏,何时上得乾。

潦侵三辅阔,溜挟九陵寒。

却忆怀襄世,居然悲念攒。

(0)

入太和山游道院作·其二

秋山行不尽,望望意何穷。

飞观疑无地,悬崖似挂空。

人行碧雾里,鸟语青林中。

多谢神仙侣,邀予芳桂丛。

(0)

晚过望陵台

铜台不可望,望去使人愁。

魏国无遗业,漳河有浊流。

空城临废井,古木带荒丘。

何事词人恨,犹怀邺下游。

(0)

送梁井卿之广平

自请儒官出,应嫌州县劳。

路经沱水远,云近太行高。

临别逢征雁,惊秋问敝袍。

怀君欲有赠,强食当持醪。

(0)

送混成子·其二

再坐广文席,一弹邑宰弦。

弦为新绿绮,席是旧青毡。

歇马榴花酒,过江莲叶船。

行藏不自意,何问沧浪天。

(0)

舟夜别何孔参

行舟仍暂舣,握手暝前湾。

岸火连星出,春潮带月还。

居人感白首,游子叹红颜。

且恋离杯数,严城未上关。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