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官街鼓》。诗中通过对日夜更迭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生命无常以及个人功名的深刻感悟。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这里借助晓钟暮鼓的声音,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规律。日夜更迭,不仅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法则,也是人世间无常变化的一个隐喻。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这两句描绘了汉城与柏陵的景象,其中“黄柳”和“香骨”都蕴含着历史的沧桑感。黄柳是古代皇宫中的常见植物,而飞燕则是传说中仙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繁华与今日废墟的反思。
“磓发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王听不得。”这里提到的是汉武帝刘彻(即孝武皇帝)的形象。磓发,即古代帝王所戴的冠冕,千年之后仍然如旧,而历史人物已经无法听到世间的声音。这两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人物的短暂。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与抱负。翠发如同春日之绿,芦花则是边塞风光的象征,通过“独共”二字,诗人显露了其独立不羁的个性,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守护之心。
最后,“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缘。”这里借用了神仙升天的传说以及漏刻(古代计时工具)的滴答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哲思。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洞察,抒发了自己对于永恒与瞬间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一位唐代诗人的历史感怀、哲学思考以及个人情操。
武皇按剑明光宫,夜发材官六郡雄。
临轩亲遣上将军,誓扫匈奴成大功。
白羽九边传汉月,霜戈千里排胡空。
辕门岂闻天子诏,帷幄宁多策士风。
书记翩翩尔其选,志勒燕然禅姑衍。
业许原尝念已深,情忧平勃交仍浅。
药囊每拟提荆轲,骢马何曾避桓典。
淮阴恶少旧相轻,朔方健儿知姓名。
身为揖客元戎府,意气秋高出塞行。
二百年来无一战,今日王师遂北征。
便当灭虏始朝食,不击单于不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