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答山人赵颖忆山居》
《戏答山人赵颖忆山居》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绿发年来改,相看忆去频。

青山不厌客,黄屦自迷尘。

耳冷泉声淡,松残药灶贫。

白云他日见,应问世间春。

(0)
翻译
近年来,青丝渐白,彼此相望,回忆往事频繁涌现。
青山似乎从不厌倦游人,而我穿着黄鞋,已在风尘中迷失自我。
泉水声幽静入耳,松林中的药灶显得简陋贫穷。
将来再见白云,是否会询问这世间的春光如何?
注释
绿发:指代年轻的黑发,这里指代青春。
年:岁月。
改:改变,这里指变白。
相看:相互看着对方。
忆去频:频繁地回忆过去。
青山:青翠的山峦。
不厌客:不嫌游客多。
黄屦:黄色的鞋子,可能象征朴素的生活。
自迷尘:自己在世俗中迷失。
耳冷:形容耳朵清净,听觉敏锐。
泉声淡:泉水声音清淡。
松残:松树老朽。
药灶贫:药炉简陋,暗示生活清贫。
白云:象征高洁或远方。
他日见:将来某一天相见。
世间春:世间的春天,也可理解为人间的温暖与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所作,名为《戏答山人赵颖忆山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绿发年来改,相看忆去频。” 这两句通过“绿发”这个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主题。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时光飞逝的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频繁回想。

“青山不厌客,黄屦自迷尘。” 这两句则描绘了山林给予诗人的宁静与自由。诗人以“青山”为背景,将自己比喻成不被山拒绝的客人,而自己的脚步(黄屦)却在尘世中迷失,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淡漠和逃避。

“耳冷泉声淡,松残药灶贫。”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孤寂与萧瑟的情怀。诗人用耳朵感到寒冷来形容山中的静谧,用“泉声淡”、“松残”和“药灶贫”来营造出一种幽深、荒凉的氛围。

“白云他日见,应问世间春。”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未来某一天重逢美好景致的一种期待。诗人通过“白云他日见”,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而“应问世间春”则是在询问这个世界何时才能再次迎来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送郭青宇参藩巴蜀

殊方几载叹离群,忽漫相逢又送君。

万里江湖龙剑合,一尊风雨蓟门分。

峨岷迥出天连雪,栈阁平临马度云。

蜀相威名应不负,他时消息好相闻。

(0)

送徐孟孺应金陵秋试

片帆西去五云飞,春水如天没钓矶。

十里芳洲迷白鹭,几家新燕认乌衣。

桃花媚客欹歌扇,芳草留人敞玉扉。

月色清溪秋夜永,马蹄轻踏翠香归。

(0)

夏夜于鳞山楼

浊酒高楼暑自清,凌云词笔意峥嵘。

星辰倒挂青萍色,山水凉生绿绮声。

赋入甘泉通御气,人传河朔见交情。

知君庾亮多幽兴,长啸胡床坐月明。

(0)

春日集袁鲁望斋中遇雪得先字

高斋寒色似春前,坐里梅花慰别筵。

不尽黄昏迷海月,长吟白雪醉吴天。

梁园此夜传觞促,金谷何人得句先。

为报袁安休独卧,浮沉我辈总堪怜。

(0)

赠大参冯元成

才名蔚起缙云司,使辙曾劳万里驰。

指顾山川归品藻,巡行郡国仰风仪。

一官玩世终投隐,十载还家始及耆。

闭户祇今多著述,山中日月为君私。

(0)

题云林丹房为葛元德赋

盘龙庵前翠可食,道人凿云开竹房。

丹光出林如月白,石髓满山连水香。

每闻向此采芝术,欲往从君愁虎狼。

展图使我空叹息,三十六峰清梦长。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