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
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杯小。
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耐肯伴红蓼。
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
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更悄。
湿青苔、暗萤相照。
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
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杯小。
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耐肯伴红蓼。
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
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更悄。
湿青苔、暗萤相照。
这首《惜秋华·牵牛花》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牵牛花在秋日里的美丽景象。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牵牛花在晨风夕阳下的姿态,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河鼓星高,绕莓墙、几点野花开了。” 开篇即以星空和莓墙为背景,点明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牵牛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绽放,仿佛是夜空中最微小却最耀眼的星辰。
“不近夕阳,横斜晓风吹老。” 描述了牵牛花在晨风中的状态,虽未靠近夕阳,但随着晨风的吹拂,花儿似乎也显得更加成熟与坚韧。这句不仅写出了花的姿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依稀过雨长天,谁脱下柴窑新稿。”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牵牛花的生长比作经过雨水滋润后的天空,同时又以“柴窑新稿”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对新生活的向往。
“杯小。纵金盘、露浓承来些少。” 通过“杯小”与“金盘”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牵牛花在露水中的娇小与可爱。即使是在微不足道的露珠中,也能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耐肯伴红蓼。只深描浅画,把秋容妆好。” 这一句表达了牵牛花与红蓼相伴,共同装点秋天的景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间的和谐共存。
“偷剪碧霞疑倩,七襄人巧。” “碧霞”指的是碧绿的云彩,“七襄人巧”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七仙女,形容牵牛花如同仙女般巧妙地剪裁出碧绿的云霞,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美感。
“佳期约略填桥,望翠軿、欲来波渺。” 这两句描绘了牵牛花与传说中的桥梁、翠軿(一种传说中的神兽)之间的联系,预示着美好的相遇与期待。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佳期似乎即将到来,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更悄。湿青苔、暗萤相照。” 最后,词人以“湿青苔、暗萤相照”收尾,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青苔上的露珠与暗处的萤火虫相互映照,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与活力。
整首词通过对牵牛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秋季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以及美好事物的深深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