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其三》
《古意·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嶰阴有孤竹,常含千岁霜。

截为雄鸣管,其音中清商。

岂不在人耳,世已无凤皇。

新声自一时,艳曲乱高倡。

安得日相御,并坐君子堂。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古意(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关于孤竹与雄鸣管的景象,以及对美好音乐与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嶰阴有孤竹,常含千岁霜”,以孤竹在嶰阴之地,历经千年霜雪的洗礼,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岁月的沉淀。接着,“截为雄鸣管,其音中清商”描述了将孤竹制成雄鸣之管,其声音能与清商之音共鸣,展现出音乐的美妙与和谐。

“岂不在人耳,世已无凤皇”一句,表达了尽管音乐美妙,却因世道变迁,已难觅知音,如同凤凰不再飞翔于世间,暗含对时代变化的感慨。接下来,“新声自一时,艳曲乱高倡”则指出新音乐虽一时流行,但往往伴随着浮华与喧嚣,失去了音乐应有的纯粹与深邃。

最后,“安得日相御,并坐君子堂”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音乐之美的渴望,希望在君子之堂中,每日都能聆听美妙的音乐,享受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孤竹与雄鸣管的意象,以及对音乐与理想境界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客不及

水阔江天两不分,行人两处更相闻。

遥遥已失风帆影,半日虚销指点云。

(0)

鸟散馀花落

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

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

风外清香转,林边艳影疏。

轻盈疑雪舞,髣髴似霞舒。

万片情难极,迁乔思有馀。

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0)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0)

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暇日言怀见寄之作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无双。

威令加徐土,儒风被鲁邦。

清为公论重,宽得士心降。

岁晏偏相忆,长谣坐北窗。

(0)

寄湖南从事

索寞襟怀酒半醒,无人一为解馀酲。

岸头柳色春将尽,船背雨声天欲明。

去国正悲同旅雁,隔江何忍更啼莺。

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谴逐情。

(0)

向隅

守道得途迟,中兼遇乱离。

刚肠成绕指,玄发转垂丝。

客路少安处,病床无稳时。

弟兄消息绝,独敛向隅眉。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