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君俞三诗时在山下·其二》
《次韵君俞三诗时在山下·其二》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流水会大壑,层岑出遥林。

结茅穷窈窱,细路下嵚崟。

风露浩满野,默坐掩孤衾。

孤衾无与写,秋色日向深。

(0)
翻译
流水汇入深渊谷,层层山峦显于远方林木间。
在幽深的洞穴中搭建茅屋,狭窄的小路蜿蜒下坡险峻处。
野外风露弥漫,静坐独处,只有一床孤衾陪伴。
这孤衾无法承载我心中的思绪,秋天的景色一天比一天深沉。
注释
流水:比喻人生的经历或情感的流动。
壑:深渊或山谷。
层岑:层层叠叠的山峰。
遥林:远处的树林。
结茅:建造茅草屋。
窈窱:幽深的洞穴。
细路:狭窄的小路。
嵚崟:形容山路险峻。
风露:指自然界的风雨和露水。
孤衾:孤独的被子,象征寂寞或孤独的心情。
写:寄托或表达。
秋色:秋天的景色,也暗含岁月流逝。
日向深:一天天更加深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中秋景。开篇“流水会大壑,层岑出遥林”写出了山涧汇聚成河,奔腾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以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与森林相间。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展现了深山的雄伟与神秘。

“结茅穷窈窱,细路下嵚崟”则是对居住环境的描写,草屋隐蔽于幽深之处,只有狭窄的小路穿越过崎岖不平的地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心境。

“风露浩满野,默坐掩孤衾”写的是秋天的夜晚,风中带着露水的凉意弥漫于大地,诗人独自一人静坐于简陋的草屋之内,用单薄的被子覆盖身体,以抵御夜晚的寒气。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宁静。

“孤衾无与写,秋色日向深”表明诗人即便有心情想要倾诉,也找不到可以分享之人,只能任由秋天的颜色变得越发浓郁。这里的“秋色”不仅指自然界的景象,更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秋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孤独与宁静的心理。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洞霄宫二首

早已飞升去,人间不记年。
潜龙犹守卫,飞鼠尚蹁跹。
烟锁栖真洞,云横抚掌泉。
徘徊空竟日,令我忆坡仙。

(0)

再献五章奉资一笑

福德才名尽不如,三朝荣贵四旬余。
花前尚饮连觥酒,灯下犹看细字书。
黄閤暂抛金印重,青铜闲照雪髯疏。
苍生共指中台位,除是明公更合居。

(0)

所苦之中无以遣闷更堤题新竹别献五章幸赐披

荜为扉阖槿为籓,不似公家地尽宽。
阶下才容数片席,窗前也种十余竿。
蜗牛舍畔幽丛小,行马门中翠影寒。
应似鹪鹩与鹏鸟,一枝层汉各心安。

(0)

那日获诣芳园窃见新栽丛竹萧然可爱不能无诗

园中比比是花栏,只欠修篁十数竿。
时见此君怜淅沥,春来何处得檀栾。
黄初换叶应深惜,绿未成阴已好看。
看取北窗风更冷,不须炎月用冰盘。

(0)

节假之中风气又作仅将伏枕固难登门更献五章

出门何所适,他处迹皆疏。
不是陪端揆,多应访老余。
文章今大手,道德古名儒。
何必逢荀令,馨香自有余。

(0)

至启至学惭半古才不逮人虽酷好风骚而不成文

吾家何所有,非富亦非贫。
逐月官供俸,随时自奉身。
积薪长满屋,脱粟亦盈囷。
信美无他虑,其如窃禄人。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