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瘦损旧腰肢,种就愁苗两不知。
书到临安春尚早,花开陌上已多时。
别来瘦损旧腰肢,种就愁苗两不知。
书到临安春尚早,花开陌上已多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别后身形消瘦,内心充满了忧愁的情景。诗人通过“瘦损旧腰肢”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身体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煎熬。接着,“种就愁苗两不知”一句,巧妙地将女子的愁绪比作生长的植物,既生动又富有象征意义,让人感受到愁绪如同种子般在心中生根发芽,难以察觉却又无处不在。
“书到临安春尚早,花开陌上已多时。”这两句则运用对比手法,以时间的差异来衬托女子情感的深沉与复杂。临安(今杭州)春天的到来似乎还很遥远,而乡间小路上的花朵早已绽放,生机勃勃。这种景象与女子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她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已经超越了季节的变化,成为了她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外在形态和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成功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离别之痛的深切体会和细腻表达。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
风波空远涉,琴瑟几虚张。
渥水出骐骥,昆山生凤皇。
两家诚款款,中道许苍苍。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青春动才调,白首缺辉光。
玉润终孤立,珠明得闇藏。
馀寒折花卉,恨别满江乡。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
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
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
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
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
生事非渔钓,赏心随去留。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
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