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綦毋校书别业》
《题綦毋校书别业》全文
唐 / 李颀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

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

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

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

生事非渔钓,赏心随去留。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

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oshūbié
táng /

chángchēngguàguānzuóguīcāngzhōu
xíngfānyuǎnzhǔréntíngshùqiū

wèntiānmìngdànwèishānyóu
wànyǒubáiyúnkōngyōu

xiāotiáojiānghǎishàngjiàndānqiū
shēngshìfēidiàoshǎngxīnsuíliú

zāikuàngwēiyuèqīngzhōu
shūlìngrénlǎoxiāngshuǐliú

注释
挂冠:辞官。
沧洲:海边的隐居之地。
行客:旅人。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天命:命运。
山游:山中游览。
万物:世间万物。
幽:幽静。
萧条:荒凉、寂静。
丹丘:传说中的仙山。
生事:生活之事。
去留:来去自由。
旷微月:明亮的小月。
轻舟:小船。
相思:思念。
河水流:比喻思念之情不断流淌。
翻译
常被称为挂冠辞官的人,昨天已回到那沧海之滨。
傍晚的旅客乘着远去的帆船,主人家的庭院秋意正浓。
难道是为了询问苍天的命运?只是想在山中游历。
世间万物与我何干?只有白云独自悠然。
在这寂寞的江海之上,日日夜夜望向那红色的仙山丘陵。
生活并非只为捕鱼垂钓,欣赏美景随心所欲。
可惜啊,这明亮的月色难以长久,想要渡过却无轻舟可乘。
时光飞逝让人迅速衰老,思念之情如河水般流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常称挂冠吏,昨日归沧洲”两句,说明诗人曾在官场有名,但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回到自己心仪的沧州之地。

“行客暮帆远,主人庭树秋”描绘了一幅行者渐去、主人庭院中树木正值秋季的画面,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

“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表明诗人对于天命的询问并不关心,只是单纯地想要在大自然中漫游,以此来逃避世俗的喧嚣和束缚。

“万物我何有,白云空自幽”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白云间隙处的喜爱之情。

“萧条江海上,日夕见丹丘”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江海景观,以及每到傍晚时分,都能看到那遥远的丹丘。这里的丹丘可能是指山名,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所。

“生事非渔钓,赏心随去留”表达了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像渔人执着于钩线,而是随遇而安,以赏心为乐。

“惜哉旷微月,欲济无轻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想要渡过生活之海却缺乏轻舟的无奈。

最后,“倏忽令人老,相思河水流”则是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抒发。河水的流动象征着时光的不断流逝,也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脱,以及对生命易逝和人间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颀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梦中神示联

富贵无心想;科名总不成。

(0)

挽方浚颐联

四朝耆旧,一代文人,有诏拜原官,海内竞传唐介起;

十载清风,五更晓月,寄诗怀阿弟,匣中留与惠连悲。

(0)

集字联

人无信不足;言是心之声。

(0)

嵌名赠妓联

十分春色有如此;全部烟花合让卿。

(0)

嵌名赠妓联

佩玉鸣鸾罢歌舞;兰苕翡翠相鲜新。

(0)

贺谭敬昭郡县试十四冠军联

五千卷里无双士;十四场中第一人。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