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四十四》
《诗偈·其四十四》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心若如,神自虚。不服药,病自除。

病既除,自见莲华如意珠。无劳事,莫驱驱。

智者观财色,了知如幻虚。

衣食支身命,相劝学如如。

时至移庵去,无物可盈馀。

(0)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诗人庞蕴之手,体现了禅宗对于心灵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中“心若如,神自虚”一句,表达了一种心境平和、精神宁静的状态,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澄明与淡定。

“不服药,病自除”则是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身体健康的理念,无需依赖外物。这里的“病自除”,可以理解为通过内在的修炼而自然恢复健康状态。

接下来的“病既除,自见莲华如意珠”表达了在心灵净化之后,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领悟,也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莲花在佛教中象征清净和智慧,如意珠则是传说中的宝石,能够实现愿望,这里比喻了心灵的纯洁和精神的满足。

“无劳事,莫驱驱”告诉我们要保持一种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不被外界的事物所牵绊。这里体现了对顺其自然哲学的信奉。

智者对于财色等世俗欲望有着清醒的认识,如同看破幻梦一样,能够超脱物质和情感的束缚。这在“智者观财色,了知如幻虚”一句中得到了体现。

“衣食支身命,相劝学如如”则是提倡一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同道之人的鼓励,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时至移庵去,无物可盈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转和无常的洞察。在适当的时候,应放下一切世俗的执着,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迈进。这里“无物可盈馀”,意味着在真正意义上的空无一物,是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

这首诗偈通过对心灵修炼和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禅宗哲学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体验。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和李宪使·其三

春日成都寺,桐华一院芳。

窗疏红卷跋,焙煖雪吹香。

论事惟三代,评诗宗晚唐。

开编疑未莹,今欲扣山房。

(0)

寿范漕·其五

方朔谩窃桃,安期苦尝枣。

世间长生诀,自致元有道。

硕果终是香,灵根不曾老。

作诗颂僖公,俾尔弥寿考。

(0)

九日閒居读陶诗有怀·其三

閒意不在远,吾庐自成趣。

竹阴混午醉,菜甲疏晓露。

庭草更不除,树禽日相语。

每翻架上帙,旋读辄忘去。

佳友或会心,往往谈至莫。

以兹率为常,弥觉太多事。

却思对床眠,寻味所乐处。

(0)

溪亭春日·其二

春事无边著语难,得逢佳处辄停骖。

河豚渐美誇梅十,芳草如屏说柳三。

小韵作诗防跌宕,浅杯斟酒怕沉酣。

买山那得青钱在,只欲花间结小庵。

(0)

和洪舜俞太一宫韵

祠事归来夜向晨,仰瞻天宇肃无尘。

瓶搊金井辘轳晓,钟撼茅山幡影春。

傍水且栽梅半树,扫檐莫使雪横陈。

柏台近日清无酒,赢得吟诗分外新。

(0)

寿李雁湖·其一

当年指李记生辰,柱史疑为法报身。

鱼鸟泳飞南阁晓,风花经纬石林春。

手翻万轴谈无底,胸著千年汲愈新。

试看乔松霜雪后,凛然一节照时人。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