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
菖蒲九节,金英满把,同泛瑶觞。
旧日东篱陶令,北窗正卧羲皇。
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
菖蒲九节,金英满把,同泛瑶觞。
旧日东篱陶令,北窗正卧羲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端午节的画面,诗人借景物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重视。"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开篇便以精致的玉台和金盏相对照耀的炎热阳光作为背景,这些都是端午时节特有的景象,而且与去年的情形毫无二致,显得格外温馨。接着的"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端午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庄严态度,强调不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忽略这份传统。
随后,"菖蒲九节,金英满把,同泛瑶觞"中的菖蒲(即香蒲)和金英(指菊花),都是端午时节常见的植物,而“同泛瑶觞”则是说与他人一同在精美的酒杯中享受着这些自然之物,感受着节日的氛围。
最后,“旧日东篱陶令,北窗正卧羲皇”,诗人回忆起往昔与陶渊明(陶令)在东篱下共同赏花的情景,以及北窗下的静谧时光,当时正值端午节,太阳处于羲皇之位,显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物象和传统节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渔师临广泽,侍从俯清澜。
瑞入王舟好,仁知圣网宽。
拨鳞飞白雪,行鲙缕金盘。
在藻同周宴,时容万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