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孤青,梅酽白。更着使君清绝。梅似竹,竹如君。
须知德有邻。月同高,风同调。月底风前一笑。
翻碎影,度微香。与人风味长。
竹孤青,梅酽白。更着使君清绝。梅似竹,竹如君。
须知德有邻。月同高,风同调。月底风前一笑。
翻碎影,度微香。与人风味长。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更漏子(其一)》,题为赵伯山青白轩,时王丰父、刘长因同赋。诗中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竹和梅的情态,以及它们之间微妙的关系。
"竹孤青,梅酽白。更着使君清绝。" 这几句通过对比竹和梅的颜色,将二者的形象与主人的高洁气质相联系,表达了词人对于主人高洁品格的赞美。
"梅似竹,竹如君。须知德有邻。" 诗中进一步突出了竹、梅与主人的相似之处,同时暗示了主人德行的高尚,如同邻里般值得亲近和学习。
"月同高,风同调。月底风前一笑。翻碎影,度微香。" 这几句则描写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词人在月光和风中感受到了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和愉悦。
最后"与人风味长。" 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希望这种美好的情感和品味能够长久地伴随他,与他人的交往中也能保持这种高雅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于主人的赞赏,以及自己对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