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有夜啼鸟,谁怜夜啼妇。
夜啼惊郎眠,不似妾眠苦。
不有夜啼鸟,谁怜夜啼妇。
夜啼惊郎眠,不似妾眠苦。
这首诗以“夜啼鸟”为题,通过对比夜啼鸟与夜啼妇的境遇,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夜啼鸟的声音与夜啼妇的哀鸣相联系,以此来揭示社会底层女性所承受的痛苦和孤独。
首句“不有夜啼鸟,谁怜夜啼妇”,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强调了夜啼鸟的存在对于夜啼妇来说是一种慰藉,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女性的悲惨遭遇往往无人关注。接着,“夜啼惊郎眠,不似妾眠苦”两句,通过对比夜啼鸟的啼叫对男性的影响与夜啼妇的痛苦,进一步凸显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和被忽视的命运。这里,“郎”与“妾”的称谓,不仅体现了性别角色的差异,也暗含了权力与地位的不平等。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不公,展现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十载污修门,簪橐侍帝垣。
五云深莫窥,众星拱以繁。
一坐牍背书,身落海上村。
山川发馀想,钟鼓眩昔闻。
星图焕斗极,两两错地文。
今日复何日,乘槎造天阍。
日月起可挟,参井立能扪。
谁当揭其柄,为我酌瀛尊。
居邻曲巷有朱扉,未许墙东宋玉窥。
春草满池惊昼梦,酴醾万朵压繁枝。
湘西江上参军宅,黄四娘家子美诗。
他日沅陵寻故事,为余收入楚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