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夜色满危楼,地设雄关控九州。
明月迥随银汉转,青天倒映黄河流。
已无羽檄来边使,喜见龙标在上游。
猎马不归村巷静,时平端慰圣明忧。
山城夜色满危楼,地设雄关控九州。
明月迥随银汉转,青天倒映黄河流。
已无羽檄来边使,喜见龙标在上游。
猎马不归村巷静,时平端慰圣明忧。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登临徐州城北楼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山城夜色满危楼”,以“满”字生动地展现了夜色覆盖整个山城,而“危楼”则暗示了楼阁的高度与险峻,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孤高的氛围。接下来,“地设雄关控九州”一句,不仅点明了徐州的战略位置,也暗含了对这座城市的军事防御能力的赞颂。
“明月迥随银汉转,青天倒映黄河流”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月亮与银河相连,青天与黄河倒映,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这种景象的描绘,不仅令人陶醉于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已无羽檄来边使,喜见龙标在上游”两句,通过“无羽檄”表达了边境安宁,没有战事的喜悦之情,而“喜见龙标在上游”则可能是指看到某种象征吉祥或尊贵的事物,进一步强化了和平带来的幸福感。这不仅是对现实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治理有效、社会安定的肯定。
最后,“猎马不归村巷静,时平端慰圣明忧”两句,以“猎马不归”象征着百姓生活安宁,不再需要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而“村巷静”则直接描绘了乡村的平静景象。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和平局面的欣慰,也体现了对统治者治国有方的敬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稳定的期待,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
曾向先皇边谏事,还应上帝处称臣。
养生自有年支药,税户应停月进银。
净扫水堂无侍女,下街唯共鹤殷勤。
青蛾不得在床前,空室焚香独自眠。
功證诗篇离景象,药成官位属神仙。
闲过寺观长冲夜,立送封章直上天。
近见兰台诸吏说,御诗新集未教传。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