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门弟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开篇“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透露出诗人自我修行的时间已久,以及岁月给予肉体的无情改变,即使是出家人也无法逃脱时光的侵蚀。接着“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则表明了社会和同侪对他的接纳与支持,他们共同维护着宗教生活的场所。
然而,随后的“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却流露出诗人在精进佛法、抄写经文时力量的不足,以及担心自己疾病缠身而没有足够的资粮来支撑治疗和生活。这种忧虑反映出僧人的生活并不容易,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最后,“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则是诗人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豁达与自在。他选择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平静,同时也通过自己修补破旧的僧衣来维持生活,这种自给自足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脱和对内心平安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位僧人面对世俗与精神追求之间挣扎的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信仰的执着和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