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将杨柳绿铺地,月画蒲萄架在池。
却扇清风嫩凉夜,携筇明月共归时。
风将杨柳绿铺地,月画蒲萄架在池。
却扇清风嫩凉夜,携筇明月共归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风将杨柳绿铺地",这里的“风”是春天的和风,它轻轻吹拂,使得杨柳变得更加翠绿,仿佛地面被一层绿色所覆盖,显示出大自然在春季的勃发生机。"月画蒲萄架在池"则是一幅静谧的夜景图。"月"指的是皎洁明亮的月光,它映照着水中的蒲萄架,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接下来的"却扇清风嫩凉夜"中,“却”字表转折,意味着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夜晚,不再需要其他的刺激或娱乐,只是轻轻地摇动扇子,享受这清新凉爽的夜风。最后“携筇明月共归时”则更深化了这种意境。“携筇”即手持竹杖,“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带着自己的随身物品,与明月一同回家,这里的“归时”暗示了一种归属感和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找到心灵的平静。
七姬容华若桃李,秀色明眸世无比。
洛阳潘岳买千金,翠阁兰房共花语。
艳舞娇歌经几春,姑苏台上起烽尘。
夫君报国提龙剑,秋风啼杀如花人。
辞君别君犹恋君,凤镜鸾裯那忍分。
匆匆红粉玉颜尽,一朝化作阳台云。
绿珠堕楼情可怜,湘江二女心巳然。
香魂杳杳去何处,空使芳名千载传。
君不见古往今来若朝暮,美人多少凋霜露。
清风谁可攀七姬,今日犹悲春草墓。
我观西湖日,春水桃花流。
倾城罗绮踏芳草,冶子笙歌喧画舟。
青山一两谢公屐,云霞日弄香林丘。
欢娱转眼亦无几,吴门忽已逢新秋。
萝窗卧疾理丹饵,闭门两月无遨游。
良朋翘首苦相忆,金杯不散胸中愁。
姑苏山上高台古,翠壁金楣映歌舞。
西施化作綵云飞,空馀碧草生江浒。
江山不改吴苑开,使君搴帷紫马来。
锦席遥浮五湖棹,仙舆屡上姑苏台。
黄堂抚字欢谣起,荀羡买臣差足拟。
下榻平交有布衣,盈门徒走看珠履。
平生读书巳万卷,少年作赋称千里。
销夏湾头莲欲芳,金昌柳色婀娜长。
翩翩綵鹢向何处,闻道双幡趋未央。
朝天一日展骐骥,应报三年集凤凰。
中山王孙居云子,浮云同驻吴趋里。
翩翩逸气千紫云,荣华不直东流水。
五陵之豪岂足交,折节来寻江海士。
赤松笑闭穹窿山,方平正隐干将市。
齐云楼前倾盖逢,终日言谈洗心耳。
别来几时愁绿萝,青鸟衔书下彤几。
高歌灿烂五色霞,鸾龙回薄苏台纸。
再三展读知尔心,昂藏常在苍冥里。
春首穷登顿,湖上积昏晓。
扶夙已清盥,月暮犹邃讨。
搜远铺览独,选新鹜踪少。
披张川岛杂,约束都聚小。
天中飙撼阔,舄下云践绕。
众喧瞥遗世,孤响惟纳鸟。
伯阳文昔把,王乔御兹矫。
亮欲图坚永,庶当究灰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