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积寺》
《宝积寺》全文
宋 / 过守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层楹宝势压禅扃,俗眼尘昏到易醒。

千幰树排车盖翠,万螺山矗佛头青。

夜将溪月澄心镜,春把岩花作画屏。

我欲期师不须出,世途今险甚东溟。

(0)
注释
层楹:厅堂。
禅扃:禅房。
尘昏:尘世的浑浊。
易醒:容易清醒。
千幰:众多车辆。
树排:排列如树。
车盖翠:绿色车篷。
佛头青:山峰青翠如佛头。
溪月:溪边的月亮。
澄心镜:澄清心灵的镜子。
岩花:岩石上的花朵。
画屏:画卷般的背景。
期师:拜访老师。
世途:世间道路。
东溟:东海,比喻世事艰难。
翻译
厅堂的华美气势压倒了禅房,世俗的眼光被尘埃蒙蔽,但一经接触就能清醒。
无数的车辆如树般排列,绿色的车篷映衬着翠绿的山峦,万座山峰像佛头一样青翠挺立。
夜晚,清澈的溪水映照着明月,如同洗涤心灵的镜子;春天到来,岩石上的花朵成了天然的画卷。
我想拜访我的老师,其实不必出门,因为世间的道路如今比东海还要险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寺的宁静与肃穆景象,层层叠叠的建筑物象征着深远的禅意。开篇即以“层楹宝势压禅扃”设置了庄严肃穆的氛围,而“俗眼尘昏到易醒”则暗示了世间纷扰与心灵的觉醒。

接着,“千幔树排车盖翠,万螺山矗佛头青”用丰富的自然景象衬托出寺院的宏伟与深邃。诗人通过对树木、山峦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寺庙的辉煌,更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之意。

“夜将溪月澄心镜,春把岩花作画屏”则是对时间与空间的细腻刻画。月光下的清澈溪水如同明镜一般映照出心灵的纯净,而春日里岩石间绽放的花朵宛若天然之笔勾勒出的画卷,皆令人沉醉。

最后,“我欲期师不须出,世途今险甚东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他不愿意离开这块净土,不必再踏入尘世的险恶之中。这里的“东溟”象征着遥远而又艰难的旅程,反衬出寺院的和平安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宝积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与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文化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过守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哀吟赠蔡子骧女

蔡氏之子,彼仲女者。考之古今,如仲者寡。

有德之容,有德之性。所好所习,一出于正。

貌庄而丽,气温而醇。女子之中,而有斯人。

慈良端厚,内敏而重。终日寡言,亦不戏弄。

字无难易,所见辄识。不知此女,从何而得。

读释氏书,欣然有适。身之所有,皆出自然。

如何不幸,不假之年。扬州道中,死于六月。

二十七日,暑气酷烈。二十九日,三更大殓。

形神如生,体亦不变。其气甚洁,其香甚郁。

附于身者,何用珠玉。不知此女,而往何处。

杳杳冥冥,云霞烟雾。世之所有,则维其常。

若斯人者,独秀孤芳。吾于其母,是为内兄。

哀吟恻恻,慰其死生。

(0)

封本堂

物无其实,其名弗至。实以先之,名以次之。

事无其实,君子弗名。可表其实,可考其行。

名以表之,行以考之。信斯名者,斯民可见。

乐斯名者,斯堂可燕。可燕可歌,使臣之光。

有孚实惠,民悦无疆。

(0)

赠袁评事

今年七十岁,岁岁增康宁。

人閒有寿鹤,天上有寿星。

更若欲齐椿,但看南华经。

(0)

乞留草赠路倅·其一

膝上已无三尺桐,门前更少两株柳。

唯有庭芜似野风,告留且伴东皋叟。

(0)

苦热

出门无路避飞沙,长夏那堪暑气加。

永昼火云空烁石,华堂冰水未沉瓜。

月明葱岭千秋雪,风静天河八月槎。

终借羽翰乘兴往,烦冤谁此恋生涯。

(0)

和江邻几送文丞相还游普安院

扰扰市朝士,一身众役该。

官曹畏职业,人事烦往来。

朝出被风雨,莫还冲尘埃。

竟岁长若此,何时能休哉。

适闻丞相行,巾车城西隈。

冠盖盛出送,车马相喧豗。

吾有四君子,约言共追陪。

乌躔转背午,归来倦支骸。

道旁有精舍,聊兹释鞍彍。

殿阁郁四合,高明绝纤灰。

曲池含清波,鱼鸟中沿洄。

禁园直南望,参差隐楼台。

秋风肃众物,野气日夕佳。

幽趣坌来会,俗纷顿可推。

高情缅山水,剧语杂讥诙。

清赏何以娱,一枰聊为开。

岂徒事争决,要且资欢咍。

谓言坐上客,兹乐那易谐。

城中苦多事,况复日月催。

功名未有立,壮志先欲摧。

幸时得閒暇,一出纾吾怀。

此言固可结,此愿惟恐乖。

须臾夕照下,欲起姑徘徊。

揽辔更留顾,馀兴无穷涯。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