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官渚守风》
《铜官渚守风》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

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0)
注释
不夜:夜晚不停歇。
楚帆:楚地的船帆。
落:落下。
避风:避开风浪。
湘渚:湘江的小洲。
水耕:水田耕作。
先浸草:先浸湿草根。
春火:春天的火(指农事活动)。
烧山:仿佛山在燃烧。
早泊:早晨停泊。
云物晦:云雾弥漫。
逆行:逆流而上。
波浪悭:吝啬的波浪。
飞来:飞来。
双白鹤:两只白鹤。
过去:消失。
杳难攀:难以追寻。
翻译
夜晚的楚地船帆落下,避开风浪停靠在湘江的小洲边。
水田耕作先要浸湿草根,春天的火烧得连山都仿佛在燃烧。
早晨船泊时云雾弥漫,逆流而上的波浪显得吝啬。
飞来的两只白鹤,消失在远方,难以追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在铜官渚守卫时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不夜楚帆落,避风湳渚间。”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边塞的荒凉氛围。夜幕低垂,帆船停泊,诗人为了躲避风暴而寻找庇护之地,这里的“楚帆”指的是南方特有的轻舟,它们在铜官渚这样的边塞地带显得格外孤独。湳渚间的避风之处,也许是诗人唯一的安身之所。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这两句则通过对农业活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动感。“水耕”即利用水力来翻耕土地,这里提及它可能在于强调边塞地区人民的艰苦劳作。而“春火更烧山”,则是对春天山林中自然火焰(可能指的是草原上的野火)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无法阻挡的生命力和破坏力。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 在这里,“早泊”意味着诗人提前寻找停靠之地,避免夜晚的风暴。云物昏暗不明,波浪汹涌而来,这些景象共同构筑了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

“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最后两句通过对天空中飞翔双鹤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和无奈。诗人可能在感叹命运的无常,正如那些自由翱翔的白鹤一样,他也想摆脱现实的束缚,但又感到力不从心。

整首诗通过对铜官渚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边塞生活独特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春兴·其二

晴和天气看花来,踏遍山阿与水隈。

可信春风惬幽兴,红红白白一齐开。

(0)

冬至寓汾州之阳城里中尉敏滹家祭毕而饮有作·其一

岁时常祭祀,朝夕自饔飧。

尚是先人祚,谁非故国恩。

枯畦残宿雪,冻树出初噋。

奠醊求何所,邻家借小园。

(0)

关中杂诗·其一

文史生涯拙,关河岁月劳。

幽情便水竹,逸韵老蓬蒿。

独雁飞常迅,寒鸡宿愈高。

一窥西华顶,天下小秋毫。

(0)

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

踯躅荒郊酹一樽,白杨青火近黄昏。

终天不返收崤骨,异代仍招复楚魂。

湛阪愁云随独雁,颍桥哀水助啼猿。

五千国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门。

(0)

初夏西山道中绝句·其四

药阑东畔菜畦西,缓辔垂鞭信马蹄。

粉蝶一双花里出,飞飞故著帽檐低。

(0)

不识天闲路,徒甘塞草肥。

有时冲雪去,何处踏花归。

苜蓿三秋老,风尘一顾稀。

更堪悲伏枥,千里壮心违。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