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雄别,胡然邑吏归。
贤人安下位,鸷鸟欲卑飞。
激节轻华冕,移官徇綵衣。
羡君行乐处,从此拜庭闱。
我与文雄别,胡然邑吏归。
贤人安下位,鸷鸟欲卑飞。
激节轻华冕,移官徇綵衣。
羡君行乐处,从此拜庭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名为《送苏主簿赴偃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以及对朋友未来的祝福。
"我与文雄别,胡然邑吏归。" 这两句描绘了分别的场景和氛围,其中“文雄”指的是苏主簿,这是作者对其朋友的尊称。“胡然”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而“邑吏归”则说明了友人将要返回自己的职守之地。
"贤人安下位,鸷鸟欲卑飞。"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朋友的品德和才华。贤人的位置不需要过于强调,而像鹰一样的英杰则更愿意降低自己的高度去展现风采。
"激节轻华冕,移官徇綵衣。" 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未来职位变动的预祝和期望。“激节”指的是高尚的情操,“轻华冕”则是指简单而不失高贵的装束;“移官”意味着职务的转换,而“徇綵衣”则暗示了一种谦逊和低调。
"羡君行乐处,从此拜庭闱。"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幸福生活的羡慕之情,以及送别时的心情。“羡君行乐处”意味着作者羡慕朋友即将到达的地方能享受快乐;“从此拜庭闱”则是说从今以后,作者只能在心中向朋友的宅院深深鞠躬以示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行为的比喻,以及对朋友品德和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古代士人间的情谊与送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