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飘飘若云风,来去倏忽谁能穷。
岂惟上界足官府,往往亦在尘埃中。
我欲寻真向五岳,乱后旧路迷榛蓬。
天鸡未鸣夜谷暗,海鹤已去秋坛空。
丹崖碧涧瑶草歇,洞府一閟无由通。
陌头惊逢李道士,自说柱史为吾翁。
傍人相传解起死,袖里有丹如日红。
我闻安期古策士,亲见楚汉争雌雄。
终然浊世不肯住,渡海竟去先飞鸿。
玄洲东望才咫尺,彩霞幻结金银宫。
何当共赴食枣约,三花醉折春濛濛。
回看城郭烟雾杳,大笑下士真沙虫。
仙人飘飘若云风,来去倏忽谁能穷。
岂惟上界足官府,往往亦在尘埃中。
我欲寻真向五岳,乱后旧路迷榛蓬。
天鸡未鸣夜谷暗,海鹤已去秋坛空。
丹崖碧涧瑶草歇,洞府一閟无由通。
陌头惊逢李道士,自说柱史为吾翁。
傍人相传解起死,袖里有丹如日红。
我闻安期古策士,亲见楚汉争雌雄。
终然浊世不肯住,渡海竟去先飞鸿。
玄洲东望才咫尺,彩霞幻结金银宫。
何当共赴食枣约,三花醉折春濛濛。
回看城郭烟雾杳,大笑下士真沙虫。
这首诗《赠李外史》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仙人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首句“仙人飘飘若云风”,以飘逸之姿描绘了仙人的超凡脱俗形象,仿佛在云风之间自由翱翔,暗示着仙人生活的神秘与自由。接着,“来去倏忽谁能穷”表达了仙人行踪不定、难以捉摸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仙界的不可知性。
“岂惟上界足官府,往往亦在尘埃中”两句,既是对仙人生活状态的描述,也隐含了对世俗官场的讽刺。仙人不仅存在于仙境之上,也时常出现在人间,暗示着仙人与凡人的界限并非绝对,仙道与世俗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或交融。
“我欲寻真向五岳,乱后旧路迷榛蓬”表达了诗人渴望探寻真理、追求精神归宿的愿望,但战乱之后的道路已被荒草遮蔽,象征着追求理想之路的艰难与曲折。
“天鸡未鸣夜谷暗,海鹤已去秋坛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寂静、空旷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丹崖碧涧瑶草歇,洞府一閟无由通”进一步描绘了仙人居住地的神秘与不可接近,表达了诗人对仙人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陌头惊逢李道士,自说柱史为吾翁”中的李道士成为了诗人与仙界沟通的桥梁,通过与李道士的对话,诗人得以了解仙人的生活与智慧。
“我闻安期古策士,亲见楚汉争雌雄”提到古代的智者安期生,以及楚汉争霸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引入,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智慧的敬仰。
“终然浊世不肯住,渡海竟去先飞鸿”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最终选择追随仙人,离开尘世的欲望。
“玄洲东望才咫尺,彩霞幻结金银宫”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仙界景象,充满了奇幻与美丽,体现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何当共赴食枣约,三花醉折春濛濛”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仙人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通过吃枣、折花等细节,展现了对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
“回看城郭烟雾杳,大笑下士真沙虫”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不屑与嘲笑,以及对仙人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仙人境界的向往、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