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雨后·其一》
《夏日雨后·其一》全文
明 / 许相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村庄住山麓,长薄带晴川。

荷锸通新水,携壶饷远田。

鸠声时乱聒,龙骨晚高悬。

好雨连宵永,家家同晏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乡村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句“村庄住山麓”,点明地点,村庄坐落在山脚下,自然环境显得格外幽静。接着“长薄带晴川”一句,以“长薄”(长满草木的草地)和“晴川”(晴朗的河流),勾勒出一幅清新明媚的画面,展现了雨后阳光照耀下的自然风光。

“荷锸通新水,携壶饷远田”两句,生动描绘了农夫们劳作的情景。他们手持铁锹,引水灌溉新田,同时肩扛水壶,为远处的农田送水。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农民的勤劳,也反映了雨水对农业的重要性。

“鸠声时乱聒,龙骨晚高悬”中,“鸠声”指斑鸠的叫声,与“龙骨晚高悬”形成对比,前者是自然界的和谐之音,后者可能是指晾晒在屋檐下的农具,象征着农事的结束。这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

最后,“好雨连宵永,家家同晏眠”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雨水的恩赐。连续的雨水不仅滋润了大地,也让村民们得以在雨后的夜晚安宁地休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作者介绍

许相卿
朝代:明

(1479—?)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职闲住,遂废。夏言秉政后,招之,谢勿应。
猜你喜欢

瑶华.题陆蘋乡“传画楼图”

玉钗展处。小拓红窗,正满庭花雨。

金题拂拭,还只怕、污了茗边寒具。

楼心惯读,尽消受、一炉香炷。

爱墨痕、烘遍生绡,也合碧纱珍护。

几番丹席摩挲,抵百万籯金,家计传与。

芝泥淡沁,看押角、小印模糊留取。

奇书笋枣,和此帄、凿槛同贮。

漫愁它、妙缋通神,化作彩云飞去。

(0)

南浦.芦花,和夫子

秋意酿寒汀,正萧萧、响到连番凄切。

一片白云深,波心冷、洗出亭亭清洁。

浔江客去,琵琶声断愁时节。

一幅轻帆斜卷处,洒出漫天晴雪。

应怜鬓影摧残,感韶华、好与愁人共说。

清影覆横塘,西风紧、吹动澄波千尺。

归鸿嘹唳,一声叫彻长天阔。

望断伊人何处也,凄绝一闺霜月。

(0)

解连环

絮云千点。问何年种柳,长条堪绾。

绕碧沼、悄照春波,怕鬓影萧疏,素丝偷换。

燕子翩翩,定忘却、卷帘人面。

指临书棐几,学绣纹疏,翠阴还满。谁忺这回再见。

料亭台不语,怨人轻赚。

记那时、撼雪留花,泥阿母深怜,隔窗频唤。

蓦地伤心,揾泪眼、阑干凭遍。

恨无情、杜鹃催去,断霞弄晚。

(0)

高阳台.戊申清明

衔肉鸦盘,飞灰蝶舞,累累多少荒坟。

芳草萋萋,染它几许啼痕。

东风不管伤心地,放垂杨、冷眼窥人。

暗销凝,岸蓼汀蒲,都返春魂。

平桥曲水依然在,但欢情顿减,疏了清樽。

摇雨孤蓬,重来不是寻春。

无端逗起闲情绪,恨桃花、点缀柴门。

再休题,那里芳津,那日湔裙。

(0)

菩萨蛮.酒家

雪消来问旗亭价。踏青人立秋千外。珠溅腊槽香。

春风引梦长。茅盖三间屋。门对清溪曲。

帘影半低遮。绕村红杏家。

(0)

南歌子

春雨肥红豆,秋风瘦白蘋。柳丝无力绾离情。

一任漫天飞絮、送人行。落日孤帆影,荒城断角声。

螺鬟如画远山青。恰似个人楼上、晚妆成。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