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浦.芦花,和夫子》
《南浦.芦花,和夫子》全文
清 / 张绉英   形式: 词  词牌: 南浦

秋意酿寒汀,正萧萧、响到连番凄切。

一片白云深,波心冷、洗出亭亭清洁。

浔江客去,琵琶声断愁时节。

一幅轻帆斜卷处,洒出漫天晴雪。

应怜鬓影摧残,感韶华、好与愁人共说。

清影覆横塘,西风紧、吹动澄波千尺。

归鸿嘹唳,一声叫彻长天阔。

望断伊人何处也,凄绝一闺霜月。

(0)
鉴赏

这首《南浦·芦花》以芦花为题,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凄美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氛围。

首句“秋意酿寒汀”,点明了季节与地点,寒汀即寒冷的水边之地,秋意浓厚,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寒冷与萧瑟。接着,“正萧萧、响到连番凄切”一句,运用拟声词“萧萧”,生动地描绘了秋风拂过芦苇丛时发出的凄凉声响,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一片白云深,波心冷、洗出亭亭清洁。”这一句转而描写远处的白云与清澈的江水,通过“洗出亭亭清洁”这一比喻,既赞美了芦花的高洁,也暗示了诗人对纯洁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浔江客去,琵琶声断愁时节。”浔江,泛指江河,此处借指诗人所在的江边。琵琶声断,象征着离别与哀愁,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情感层次。

“一幅轻帆斜卷处,洒出漫天晴雪。”轻帆斜卷,描绘了船行江面的动态之美,而“洒出漫天晴雪”则以雪喻雨,形象地表现了江面上细雨蒙蒙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美。

“应怜鬓影摧残,感韶华、好与愁人共说。”诗人由景及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孤独与忧伤。

“清影覆横塘,西风紧、吹动澄波千尺。”清影覆盖在横塘之上,西风紧吹,波浪翻涌,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归鸿嘹唳,一声叫彻长天阔。”归鸿,即南飞的大雁,叫声嘹亮,穿越广阔的天空,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望断伊人何处也,凄绝一闺霜月。”结尾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孤独与寒冷时的凄凉心境。霜月,象征着寒冷与寂寞,与开头的“秋意酿寒汀”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情感表达。

综上所述,《南浦·芦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交织,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美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感悟与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绉英
朝代:清

张洙,号平台,顺德人。
猜你喜欢

寄季申

雨歇城南泥未乾,遥知独立整衣冠。

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辽东管幼安。

绿阴展尽身犹远,黄鸟飞来节已阑。

安得一樽生耳热,暂时相对说悲欢。

(0)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其一

典刑奕奕照来今,鹤发鱼轩汝水浔。

避地梁鸿不偕老,弄乌莱子若为心。

送葬忽见三千乘,奉裞那闻五百金。

妇德母仪俱不愧,碑铭知已托张林。

(0)

香林四首·其二

丈人延客非俗物,百和香中进一杯。

乞取齐奴锦步障,与春遮断晓风来。

(0)

周尹潜雪中过门不我顾遂登西楼作诗见寄次韵谢之三首·其一

晓窗飞雪惬幽听,起觅新诗自启扃。

不觉高轩墙外过,贪看万鹤舞中庭。

(0)

西省酴醾架上残雪可爱戏同王元忠席大光赋诗

酴醾花底当年事,夜雪模糊照酒阑。

北省今朝枝上雪,还揩病眼作花看。

(0)

红葵

恐是牡丹重换紫,又疑芍药再飞红。

妖娆不辨桑间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