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
《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踯躅荒郊酹一樽,白杨青火近黄昏。

终天不返收崤骨,异代仍招复楚魂。

湛阪愁云随独雁,颍桥哀水助啼猿。

五千国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门。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的作品,题为《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诗人通过描绘荒郊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李处士颙的深深感慨。"踯躅荒郊酹一樽",写出了在寂静的野外,诗人独自凭吊,举杯祭奠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气氛。

"白杨青火近黄昏",借白杨和青火映照黄昏,暗示时光流逝,岁月沧桑,同时也象征着李处士颙的事迹如同这黄昏般即将被遗忘。

"终天不返收崤骨,异代仍招复楚魂",这两句表达了对李处士颙虽已去世,但其精神犹在,后人仍然怀念他的情感。"崤骨"代指遗骸,"楚魂"则寓指他的精神故乡或忠诚之魂。

"湛阪愁云随独雁,颍桥哀水助啼猿",诗人运用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悲凉的氛围,愁云、孤雁、哀水和啼猿,共同构成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寄托了对李处士颙的哀思。

最后两句"五千国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门",将李处士颙与众多忠诚的国士相提并论,赞美他的高尚品德,同时以南山孝子门作结,强调了他的孝行和忠诚,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李处士颙的敬仰和对其事迹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小重山令

分梦帘栊坐两鸥。个侬家住在,海东头。

陪茶娇倚钿箜篌。抬头语,波已为郎秋。

蜃气上雕楼。未须明月夜,未须舟。

枕函香馤一诗愁。西风里,回手下帘钩。

(0)

浣溪纱·其三

新得佳人字莫愁。可怜春色独怀羞。

步摇金翠玉搔头。

莺也解啼花也发,傍他门户倚他楼。

马前春事共悠悠。

(0)

玉楼春·其三

也知自为伤春瘦。清淡园林春过后。

落花狼藉酒阑珊,双手舞余拖翠袖。

叶间梅子青如豆。醉拆嫩房红蕊嗅。

无人堪与补残枝,风雨时时添气候。

(0)

虞美人·其二

前年记得频相见。豆蔻春犹颤。今年重过宝钗楼。

为问鹦哥犹认个侬不。湘天第一花枝好。

十五芳名早。茜红衫子不禁寒。

生怕月儿移过小阑干。

(0)

临江仙·其三

结客少年裘马盛,唾珠椽笔纵横。

柳边花底静闻莺。举杯天共醉,把剑月同行。

一病文园成永逝,解兰空恨尘缨。

三千里外夜魂青。传家留一砚,谁与问玄亭。

(0)

谒金门

春睡起,先探阴晴天气。

帘卷春空天似水,晓云拖凤尾。

架上乱书慵理,且向小栏闲倚。

鸟踏庭花飞更坠,满枝红雨碎。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