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不识雪,况复对春中。
此地重阴别,寒光二月濛。
素心怜欲绝,白眼望成空。
坐久生轻霭,成烟树树融。
南人不识雪,况复对春中。
此地重阴别,寒光二月濛。
素心怜欲绝,白眼望成空。
坐久生轻霭,成烟树树融。
这首诗描绘了在二月昆明见到雪景时的独特感受与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方人对于雪的陌生感以及在春日里遇见雪的惊喜与感慨。
首句“南人不识雪”,点明了诗人的身份背景,即生长于南方,对雪这种北方常见的自然现象感到新奇和陌生。接着,“况复对春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场景的特殊性——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雪花的降临更显珍贵与意外。
“此地重阴别,寒光二月濛。”描述了昆明二月特有的气候特点,虽然春光明媚,但因地处高原,云雾缭绕,使得阳光显得有些寒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这里的“重阴”不仅指天气的阴沉,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素心怜欲绝,白眼望成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罕见之景时的内心感受。素心,即纯净的心灵;白眼,形容目光清澈而略带冷漠。诗人的心被这雪景深深触动,既感到欣喜若狂,又仿佛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茫之中,这份情感的复杂性跃然纸上。
“坐久生轻霭,成烟树树融。”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驻足欣赏雪景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空气逐渐变得湿润,仿佛轻雾弥漫,而树木在雪的覆盖下,似乎也融入了这如画的景象之中。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与和谐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昆明二月雪景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面对这一奇景时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楼上与君别,无奈荔枝何。
西江一条组练,飞艇出牂柯。
此去日边万里,倚遍阑干千尺,斜日蜑娘歌。
三两醉中事,醒后记无多。江山好,文字福,两消磨。
朝云肯来相伴,便略似东坡。
烧投木棉城郭,湿透黄梅节候,送子去滹沱。
安得五色蝶,驮我入浮罗。
波镜春愁涌,正晓妆梳掠,双倚帘户。
嫩绿池塘,问芳踪那日,并鸳无语。
恨逐杨花去,被十二阑干围住。
立东风、瘦石苔矶,悄忆钿盟南浦。瞥眼蜻蜓飞处。
引游鱼唼喋,窥影还误。
瘦腕禁寒,恰风回苹末,茜丝无主。底印弓弓步。
蓦携手、画桥归路。灯下又绾同心,个人暗觑。
垂海星摇,标岩塔迥,高寒偏撼孤馆。
断续邻箫,依微画角,荒峤岁华偷转。
毡毹坐拥,只乱眼、风飘灯飐。
酒畔离悰几许,丁宁浪凭归雁。
沾赐近依行殿拜,频传椒盘香暖。
故事料应难问,白头宫监。
身老天荒地变,剩冷抱、梅花梦中远。
霜鬓尘丝,风情都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