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晦先生不肯官,布衣谒帝布衣还。
尚嫌姓字腾人口,惟恐文章落世间。
大隐不妨居市井,高吟何处问家山。
平生寄意江湖上,云自无心水自闲。
冲晦先生不肯官,布衣谒帝布衣还。
尚嫌姓字腾人口,惟恐文章落世间。
大隐不妨居市井,高吟何处问家山。
平生寄意江湖上,云自无心水自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冲晦的先生,他拒绝了官场的诱惑,保持了布衣的身份,既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广为人知,也不愿自己的文章流传世间。他选择在市井中隐居,高声吟唱,却并不关心是否能找到归隐山林的所在。一生寄情于山水之间,仿佛云彩随风飘散,水流自在流淌,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此诗赞美了冲晦先生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相逢到别二十日,披览溪山驻行役。
凄凉浩荡两生境,意不求诗诗自得。
临分不作珍重语,顾欲倡酬诗卷觅。
问君得此君何用,云比相如家四壁。
杜陵囊帛解救寒,陆生越橐千金直。
人言君侯真太痴,君痴不痴君自识。
于越之为游,束发迨中年。
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
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
凭栏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摩挲壁间诗,几人获流传。
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
惜哉此奇胜,乃不遭两贤。
何当觅扁舟,穷老依云烟。
脱屣尘垢外,岸巾鸥鹭前。
每逢田中来,必问田中事。
言者为蹙頞,听者为酸鼻。
皆云水节愆,所以陂修废。
田栽未曾了,旱势已复至。
承天无可说,有淀亦将既。
早禾以日论,晚禾尚月计。
饿莩已五六,疫死又三四。
自兹傥无雨,何以能卒岁。
时成道危苦,示尔应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