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越之为游,束发迨中年。
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
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
凭栏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摩挲壁间诗,几人获流传。
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
惜哉此奇胜,乃不遭两贤。
何当觅扁舟,穷老依云烟。
脱屣尘垢外,岸巾鸥鹭前。
于越之为游,束发迨中年。
契阔固多矣,梦寐如唤焉。
迩来数经过,所休必思禅。
凭栏上清音,解包留煮泉。
摩挲壁间诗,几人获流传。
欧吟庐山高,坡咏西湖全。
惜哉此奇胜,乃不遭两贤。
何当觅扁舟,穷老依云烟。
脱屣尘垢外,岸巾鸥鹭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馀干游昌国寺》,表达了作者对游历于越之地的感慨和对禅宗的亲近,以及对庐山、西湖美景的向往。诗人年轻时就开始游历,近年来多次造访昌国寺,每次都会在那里静心参禅,品味清泉。他欣赏着壁间的诗作,感叹能流传至今者寥寥。诗人遗憾未能在此地遇到像欧阳修、苏东坡这样的文人雅士,表达了对与他们一同游赏的愿望。最后,诗人想象自己驾舟归隐,远离尘世纷扰,与鸥鹭为伴,过上闲适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
蚩蚩尽锄商,此物谁能珍。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
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天沉四山黑,池涨百泉黄。
苦湿欲千里,愿晴非一乡。
埽除供晚色,洗刷放秋光。
菊泣花犹重,粳肥穗稍长。
积阴消户牖,返照媚林塘。
想见阳台路,神归发彩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