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有鸟名舂锄,霜衣雪发形清癯。
閒心只与鸥鸟伴,野趣不受樊笼拘。
恍如少府池边立,又似吴王鼓中出。
群聚应怜芳草青,孤飞点破空山碧。
国宾儒雅能得师,平生方寸无邪思。
宣尼大训寓此图,携来索我题新诗。
李杜雍陶音已绝,我欲题诗愧才劣。
但愿取彼霜衣制羽扇,一挥扫除四海苍生热。
有鸟有鸟名舂锄,霜衣雪发形清癯。
閒心只与鸥鸟伴,野趣不受樊笼拘。
恍如少府池边立,又似吴王鼓中出。
群聚应怜芳草青,孤飞点破空山碧。
国宾儒雅能得师,平生方寸无邪思。
宣尼大训寓此图,携来索我题新诗。
李杜雍陶音已绝,我欲题诗愧才劣。
但愿取彼霜衣制羽扇,一挥扫除四海苍生热。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九鹚图为孟仪宾题》描绘了一种名为舂锄的鸟,它身披霜雪羽毛,形貌清瘦,表现出闲适与自由的生活态度。它与鸥鸟为伴,不被世俗的束缚所累,仿佛在少府池边悠然独立,或是吴王鼓中的精灵般出没。群鸟聚集时,它们怜爱芳草的翠绿,而孤飞则点缀了空山的碧色。
诗中将这只鸟比喻为儒雅的国宾,寓意其高尚品格和学问,如同孔子的教诲寓于画中。诗人表示自己虽才情不足,无法与李白、杜甫、陶渊明等大家相比,但仍希望能借鸟的形象,以霜衣羽扇之喻,表达清除世间疾苦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同情心和济世情怀。
马驿郎当,南浦上、雁声凄绝。
谁与唱,穷秋一路,晓风残月。
画壁重寻钗脚字,黄河怒卷龙门雪。
忆官斋,吹彻玉笙寒,新婚别。
英雄概,刚肠热,儿女态,柔肠折。
负绸缪,小印臂痕亲啮。
取瑟而歌公莫舞,以儒为戏吾真拙。
把离愁,抛掷与江山,都休说。
戛玉成声,裁云练色,妙造词家上乘。
源水桃华,那复世间蹊径。
正堪拟,初日夫容,有天然,翠香红映。
怕古人须让今人,词坛拔帜到三影。
怜君清况似我,何日遂初堪赋,买山钱乘。
一斛松醪,一盏乳华新茗。
趁江乡、莼美鲈肥,更湘水、月明烟净。
便与君,终夜赓酬,共乘烟外艇。
是谁琢就珍珠蕊。露苞含、多少温存深意。
恰到半开时,又素馨如醉。
见说琳宫新采得,便暗取、荷囊深系。偷寄。
恁背人低数,相思何事。
偏称小扇轻纨,配绰约簪花,琼瑶匀缀。
卅喜算团圞,看细排心字。
比似丁香犹款密,好结取、从头盟誓。休弃。
便箧缄香,见时长记。
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
金尊停几日。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
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
碧绿丹黄,偷花俊眼天生就。
伯劳何处,更解避、艳装红袖。
款款池心轻点,水面添微皱。莲叶底、乍无还有。
引纤手。便待与、风流蛱蝶,都当作、花儿绣。
香囊诗袋,尽施展、聪明手。
绣到叠飞双逐,羞涩停良久。金针上、一线春情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