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
金尊停几日。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
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
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
金尊停几日。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
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
这首《洞仙歌》是清代词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诗人短暂逃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情景。词中以“旧游如梦”开篇,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追忆,随后通过“坠鞭扶路”、“烂漫江湖”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远离都市喧嚣,投身于山水之间的自由与洒脱。
“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色,雾气蒙蒙中的杨柳依依,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紧接着,“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则进一步渲染了江南特有的季节氛围,梅雨时节,家家户户笼罩在细雨之中,别有一番诗意。
“金尊停几日”一句,暗示了诗人在此停留的时间不长,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诗人再次回到宴席之上,却发现曾经熟悉的鸟鸣声已不再,流莺换了新声,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事变迁的无奈。
“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几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楼阁中弹琴赏花的画面,屏风上的图案精致细腻,如同春葱般嫩绿的琴弦轻轻拨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两句,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檀板银灯,不仅象征着宴席的奢华,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欢聚时刻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洞仙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化工难回天地春,下遣第一天仙人。
前驱飞雪助幽绝,千里隔尽埃与尘。
何心百卉擅独秀,寒入万物无精神。
绰约肌肤莹香玉,借与东皇立花国。
开破天地发生心,引出世问凡草木。
品流不数广寒宫,为嫌月姊长孀独。
波上轻云掌上身,有来比肩皆尘俗。
须知尤物到绝言,从昔华词吟不足。
溪回路转一枝斜,可惜天寒倚修竹。
穷涂游子岁华晚,肠断夜投山馆宿。
古今幽怨不尽情,更入凄凉笛中曲。
荒山偶赋梅花诗,伫立花前香在衣。
伤心不忍别红紫,付与晓风零乱飞。
天子优贤是有唐,鉴湖恩赐贺知章。
他年我若功成去,乞取南园作醉乡。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窗明月碎。
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短艇横烟渚。梦惊回、凄凉尚记,绿蓑鸣雨。
拍塞愁怀人不解,只有黄鹂能语。
复拟待、乘槎重去。
无奈东君刚留客,张碧油、缓按香红舞。
生怕我,顿遐举。故溪冉冉春光度。
想晚来、杨花云际,白蘋无数。
竹里樵青应是怪,目断鸣榔去路。
料为我、羞烦鳞羽。
好趁小蛮针线在,按纶巾、归唤松江渡。
重系缆,醉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