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鹧鸪》
《山鹧鸪》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山有豺,水有蜮,山之南行不得郁。

孤台高,高无极,行人过此泪沾臆。

炎徼崄巘,插天瘴疠。山中杜宇,人谓望帝。

君行不行胡留滞。有鸟有鸟,自名鹧鸪。

鸿雁虽嗷,不慕愁胡。云填填,雨墨墨。

蛟龙在海南,虎咆岭以北。岭行逼仄,跣踏荆棘。

龙行泥中,虎为虫食。鹧鸪鹧鸪行不得。

(0)
鉴赏

这首《山鹧鸪》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描绘山林间的自然景象与动物生活,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

首先,诗中的“山有豺,水有蜮”两句,以“豺”和“蜮”作为山林水泽的象征,暗示了自然界中的险恶与威胁。接着,“山之南行不得郁”一句,表达了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困境与束缚,隐喻人生的艰难与局限性。

“孤台高,高无极,行人过此泪沾臆”描绘了一座孤独而高耸的山峰,让过客们不禁感伤,泪水沾湿了心胸。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对人生旅途孤独与挫折的感慨。

“炎徼崄巘,插天瘴疠”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险峻与恶劣环境,暗示了人生的挑战与困难。而“山中杜宇,人谓望帝”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杜宇(即望帝),表达了对远方或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君行不行胡留滞”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犹豫不决、停滞不前的人生态度的批评与劝勉,鼓励人们勇敢前行。

最后,“有鸟有鸟,自名鹧鸪。鸿雁虽嗷,不慕愁胡”通过对比鸿雁与鹧鸪的行为,强调了鹧鸪面对困境时的执着与坚持,即使处境艰难,也不放弃希望,不羡慕他人的安逸,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云填填,雨墨墨。蛟龙在海南,虎咆岭以北”描绘了风雨交加、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蛟龙与猛虎的生存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险恶与生命的顽强。

“岭行逼仄,跣踏荆棘。龙行泥中,虎为虫食。鹧鸪鹧鸪行不得”则以具体的行动描绘了在险恶环境中艰难前行的场景,鹧鸪无法自由飞翔,象征着人在困境中难以摆脱束缚,但依然努力挣扎求生。

整体而言,《山鹧鸪》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暮春雨中作

帘前花落杜鹃鸣,棕叶萧萧半雨声。

迢递故园归未得,天涯芳草揔关情。

(0)

秋夜饮

残柳烟空泣露蝉,夜堂红烛照长筵。

门临一叶秋声里,帘卷秋风夕鸟边。

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

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

(0)

寄刘三知己

客居风景似湖南,长羡山中酒共酣。

归梦几回梧叶雨,怀人多在菊花潭。

空林野雪闲相待,魏阙青云远自惭。

闻说茂陵仍卧病,独将心事问谁堪。

(0)

题欧阳明府江山草堂卷

□源山下草堂开,竹杖黄冠日往回。

雨带新潮低捲幔,云连孤岛落衔杯。

闲棋每忆林间榻,静钓犹思石上苔。

嘉政只今人共说,未应陶令赋归来。

(0)

寄衣曲

孤月照庭阑,相思剪合欢。

泪从灯烛下,霜入□□寒。

绝漠□□远,空闺锦帐残。

凭君封裹里,谁为著时看。

(0)

山行逢故人坟

系马荒林下,萧条对古坟。

伤心逢断碣,挥泪读遗文。宿草今谁泣,清?不可闻。

空馀三尺剑,落日挂楸枌。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