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照庭阑,相思剪合欢。
泪从灯烛下,霜入□□寒。
绝漠□□远,空闺锦帐残。
凭君封裹里,谁为著时看。
孤月照庭阑,相思剪合欢。
泪从灯烛下,霜入□□寒。
绝漠□□远,空闺锦帐残。
凭君封裹里,谁为著时看。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寄衣曲》描绘了一幅深沉而感伤的画面。首句“孤月照庭阑”,以孤月映照寂静庭院,营造出清冷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独处的寂寞和远方亲人的思念。"相思剪合欢",借合欢花寓言夫妻分离的相思之情,进一步深化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泪从灯烛下,霜入□□寒”,通过泪水滑落和灯烛微光下的霜寒,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与凄苦。此处的“□□”可能是漏字,但可以想象是形容环境的寒冷,如“霜入闺房寒”。
“绝漠□□远”,将思念延伸至遥远的沙漠,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执着。最后一句“空闺锦帐残”,空荡的闺房和破败的锦帐,揭示了女子对丈夫的期盼和生活的孤寂。
结尾处,“凭君封裹里,谁为著时看”,诗人恳求读者或远方的人,能否在收到衣物时,替她传递这份深情,让对方感受到她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离人思妇的深深愁绪。
左典吴山冶,行行榜客舟。
终无善宦巧,肯为著书愁。
别思都成恶,芳辰信易遒。
江南饶杜若,何兴奈高秋。
归路青袍杂綵裳,何言县枳滞鸾翔。
恨无旨酒邀枚叟,愁听斑骓送陆郎。
四剖楚萍资夕膳,一弦淮月望春艎。
铃斋坐镇儒林丈,密启行闻达上方。
晚襟清旷属层楼,摇落乾坤共作秋。
正为中山存阙意,得无平子侧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