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漏迟·其二秋夜对月偶忆少陵"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之语,因写其意》
《玉漏迟·其二秋夜对月偶忆少陵"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之语,因写其意》全文
清 / 周之琦   形式: 词  词牌: 玉漏迟

碧空圆镜展。无端幻出,交柯零乱。

望里阴阴,占却广寒庭院。

自倚阎浮树影,怎禁得、吴郎偷眼。尘雾卷。

丁丁玉斧,等闲飘散。

遥睇露脚斜飞,似坠叶霜林,峭风轻剪。

唤作天香,终是药娥愁见。

记否王孙去久,且归咏、淮南秋怨。清漏转。

霓裳旧歌重按。

(0)
鉴赏

这首清代周之琦的《玉漏迟·秋夜对月偶忆少陵》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月景。开篇以“碧空圆镜展”比喻明亮的月夜,如同一面镜子铺展在天空,接着通过“无端幻出,交柯零乱”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枝叶交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离的氛围。

“望里阴阴,占却广寒庭院”进一步强化了月宫的意象,暗示诗人的心境沉浸在幽深的月色之中。接下来,“自倚阎浮树影,怎禁得、吴郎偷眼”借月光下的树影和想象中的吴刚偷看,增添了浪漫与遐想的元素。

“尘雾卷。丁丁玉斧,等闲飘散”运用神话传说,将月宫的神秘与飘渺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月光如玉斧裁剪,被尘雾轻易吹散。诗人的情感随着月色的流转而起伏,由宁静转为感伤。

“遥睇露脚斜飞,似坠叶霜林,峭风轻剪”描绘露珠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如同落叶般轻盈地在霜林中飘落,寒风吹过,更显凄美。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唤作天香,终是药娥愁见”借嫦娥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身的孤寂。最后,“记否王孙去久,且归咏、淮南秋怨”以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暗寓自己的怀才不遇,清漏声中,诗人又重新弹奏起霓裳旧曲,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融合了神话传说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周之琦
朝代:清   字:稚圭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公元1782年~1862年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猜你喜欢

中秋夜客退观月谩成

槛外不数丈,深窅藏丘壑。

璧月悬中天,玉露下丛薄。

尺水澄秋光,龟鱼共予乐。

所乐亦伊何,饮水良自觉。

恍若归故山,洒然谢羁络。

明发将何之,尘埃又如昨。

行也谁使之,有此一大错。

幸保寸心在,举头问碧落。

(0)

留题归安尉凝碧堂

骚人得助是江山,千里幽怀一凭栏。

野色岂唯春晚秀,天风长似月边寒。

身閒暂觉尘埃远,境胜才知宇宙宽。

秪恐仙壶提挈去,不教凡眼醉中看。

(0)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于纸

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0)

阶基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0)

游法济寺·其一

俯槛微歌猛虎行,暮楼钟铁又铮铮。

好将石剑磨三伏,自有巴猿报五更。

种竹养茶家计薄,依山临水国风清。

张王左道曹刘战,秖此祇园不识兵。

(0)

乐园假寐

鹊声去复回,虫丝长复短。

江村石枕冷,一睫春梦断。

明朝骑马且重来,日迟更为杨花煖。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