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阶基》
《阶基》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0)
注释
堂前:厅堂前面。
一级:一级台阶。
阶墀:阶梯。
无石无砖:没有石头和砖头。
旧基:古老的根基。
泥饰:泥土装饰。
年节近:临近节日。
蹋崩:踩踏崩塌。
客行时:行人来访的时候。
罗袜:轻盈的绣鞋。
双来上:双双踏上。
苍苔:青苔。
久不离:长久陪伴。
贫景致:贫瘠的景色。
竹帘垂处:竹帘低垂的地方。
最相宜:最为合适。
翻译
厅堂前面一级台阶像阶梯,没有石头也没有砖,只有古老的根基。
因为临近节日,泥土装饰才显得新奇,但踩踏崩塌常常发生在行人来访的时候。
谁还记得那双轻盈的绣鞋曾双双踏上这里,感谢长久以来青苔陪伴未离去。
从此这地方就成了贫瘠的景色,竹帘低垂的地方最为合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颇有自在人生的意味。开篇“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两句,通过对庭院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古老而简朴的环境,既没有华丽的石阶,也没有坚固的砖基,只剩下一片空寂的旧基础。这种景象给人以荒废与静谧之感。

接下来,“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两句,则写出了岁月流转带来的自然侵蚀和人们活动留下的痕迹。这里的“泥饰”指的是庭院中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出花纹,而“顷因年节近”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自然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发生。而“蹋崩唯是客行时”,则写出了偶尔有客人经过,带来的脚步声和庭院结构的破败。

中间四句“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依恋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谁曾罗袜双来上”,这里“罗袜”意指草地,这句话是在询问何时有人踏足这片草地。接着,“多谢苍苔久不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感激,苍苔长年与他相伴。

最后两句“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则是诗人接受并享受这种简朴生活的态度。“从此便成贫景致”表明诗人已经习惯甚至乐于这样的简单、清贫的生活环境。而“竹帘垂处最相宜”,则写出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即使是简单的竹制窗帘也显得分外和谐自然,充满了生活的美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庭院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梦归

尺鲤东流雁北飞,椿萱风景话依依。

八千馀里须臾到,梦里还家也当归。

(0)

寒食

山村初听杜鹃声,日暖风和一晌晴。

寒食有诗春意足,不闻天子召韩翃。

(0)

和外秋日游玉峰山韵

石磴崔峨庙宇齐,凭高四望水云低。

何须风雪添诗思,一抹明霞送马蹄。

(0)

读史·其十

君子不知命,势利相奔竞。

贤哉于陵妻,尼夫却楚聘。

食玉岂不美,衣锦岂不盛。

君臣虚以听,况执国之柄。

相视若浮云,琴书怡天性。

千载仰高风,安贫良非病。

(0)

读史·其三

淖齿乱齐国,君走不知处。

端赖王孙贾,讨贼声威著。

袒右驱市人,难其在急遽。

藉无倚阊训,何能起衣去。

虽非纯臣节,罪得就斧锯。

大义伸慈母,全国有令誉。

(0)

归梦

云山迎我画溪隈,蓦被流莺唤醒来。

不识晓风残月里,梦魂真否渡江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