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于纸》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于纸》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0)
注释
粟花时节:指特定的季节,粟花开的时节。
脩脩:形容雨势连绵不断。
莫道:不要说。
即是:就是。
客路:旅人的道路。
大梦:比喻人生的幻象或梦想。
年华:青春岁月。
东流:向东流逝,象征时间的消逝。
眼存:心中珍藏。
将圣:指圣贤。
生前笔:先贤留下的著作或遗墨。
骚人:诗人。
微物:极小的事物。
无所失:不愿失去任何东西。
尘埃:比喻微不足道的力量。
嵩丘:这里泛指高山,可能指嵩山。
翻译
粟花盛开的季节雨水连绵不断,不要说现在就像秋天一样。
漫漫旅途中的我做了许多梦境,青春年华已流逝了一半。
我心中珍藏着先贤的遗笔,诗人的心境更加忧郁。
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不愿失去,我愿以尘埃之力去弥补高山的亏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季夏时节的景象,雨水绵绵,让人感觉即便是在夏日,也有秋天的凉意和萧瑟。诗中的“客路几千成大梦”表达了对远方旅途的向往以及生活如梦的感慨,而“年华一半落东流”则是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悲哀。

“眼存将圣生前笔”可能是在提及某位历史人物或先贤的书法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尊崇之情。而“心得骚人格外愁”则是说诗人的内心深处受到《离骚》这类文学作品的影响,产生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忧虑和思考。

最后两句“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表达了诗人对待世间万物都给予关怀和教育的态度,即便是细小之物也不遗漏。而“尘埃犹愿补嵩丘”则是一种比喻,表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尘埃,也渴望能够补救过往的错误或缺失,就如同想要填补已倾颓倒的山丘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丁酉初春登滕王阁·其一

胜标藩国千年后,行客登临每在兹。

栏槛喜看新黛色,风流想见盛唐时。

东风遥忆锦帆疾,羌笛翻怜玉佩迟。

堤柳渐随芳草绿,长江依旧镇南垂。

(0)

梅花·其四

寒香日以远,瘦影日应疏。

只此情何限,令人思有馀。

雪残浑欲老,春色可谁如。

石上閒相对,无言又起予。

(0)

过李将军墓

卢龙塞外草芊芊,古墓凄凉对晚烟。

七十二回分虎竹,今朝空剩汉山川。

(0)

九日和王仲锡宪长咏蝴蝶花限韵·其六

惆怅春园坐未归,月明随梦到金微。

剪罗自觉轻能语,化吏何当幻舞衣。

未上搔头惭茉莉,长凝香汗愧蔷薇。

威蕤日影秋光薄,一并东篱色共菲。

(0)

张母祝词

蓬莱水色变沧溟,瑞气流光绕户庭。

刺史旧传龚遂宅,麻姑今见伍乔星。

文章精义方麟脯,松柏高枝入月棂。

自有珊瑚支笔架,何须石脑重金瓶。

(0)

持福堂成移植刺桐树·其六

万里烽烟白下归,抚棺空自湿征衣。

重言共过梅花岭,伤逝同嗟弹子矶。

幸有一龛分佛火,定知遗恨在金微。

箕星骑得光芒甚,照树年年到十围。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