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七日谢省长老过访》
《正月十七日谢省长老过访》全文
明 / 倪谦   形式: 古风

碧峰老师八十馀,松姿鹤骨清且臞。

春来自负足轻健,徒步访我新楼居。

忆昔我师年正少,诏选来宗法王教。

法王返旆向西天,北上京师觐天表。

大斋修建沐恩辉,给牒复许江南归。

归来默坐守空寂,深隐禅关依翠微。

久向山中厉清苦,双舄何曾入城府。

念我如乘雪夜船,逸兴翩翩孰能阻。

感师意气真古人,平生交契老益亲。

年华迅速四十载,愧我踪迹犹红尘。

我昔归休乐泉石,曾向山中候巾舄。

只今复握南省章,路阻云峰隔秋碧。

师精易道妙入玄,神机深得一行传。

吉凶悔吝掌中见,谈锋落口锵流泉。

坐倚南窗话情旧,洗尽胸中尘土垢。

虽无清供出伊蒲,喜有名言破孤陋。

兴阑别我还碧峰,手内却嫌扶短筇。

出门一笑不返顾,飘飘两袖扬春风。

腊高逾八今望九,知与须弥同不朽。

待我来携一瓣香,敬祝我师千岁寿。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正月十七日谢省长老过访》描绘了一位年逾八旬的碧峰老师,他身姿如松,骨态如鹤,保持着清瘦的风貌。春天里,他步履轻健地来访新居,唤起诗人对往昔师徒交往的回忆。碧峰老师年轻时被选派学习佛法,后返回西天并获恩准回江南,过着深藏山中的禅修生活,清苦而高洁。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敬仰,感叹时光荏苒,自己仍陷于尘世,未能如师般超脱。尽管如今自己官居高位,但与老师的深厚情谊和精神追求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老师精通易道,洞悉命运,言辞犀利,犹如流泉。两人在南窗下畅谈,洗净心灵尘埃,老师的智慧和名言让诗人受益匪浅。

告别时,老师虽年迈,却无需人扶持,潇洒离去,留下诗人感慨万分。诗以赞美老师的长寿结束,表达对老师千岁寿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对师德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师徒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作者介绍
倪谦

倪谦
朝代:明

倪谦(1415年~1479年),字克让,号静存,南直隶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于春宫。后主顺天乡试,因黜权贵之子,被构罪戍边。成化初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天资聪颖,记忆力特强,有《朝鲜纪事》、《辽海编》、《倪文僖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怀何月湖

星星鬓发卧林丘,诏使东川作郡侯。

髯叟望公来海峤,瘿兵迎守去夔州。

珍图想挂茅斋壁,巧石应随竹钉舟。

教得巴童歌舞好,侍郎千万却归休。

(0)

新亭

诸君收泪已无言,烟外中原草色昏。

老子归来坐廊庙,短辕车上欲消魂。

(0)

跋钟山赋二首·其二

往在秦淮问六朝,江楼祇有女吹箫。

昭阳太极无行路,岁岁鹅黄上柳条。

(0)

昭君怨.送人赴上庠

千里功名歧路。几緉英雄草屦,八座与三台。

个中来。壮士寸心如铁。有泪不沾离别。

剑未斩楼兰。莫空还。

(0)

自合浦还清湘寄虚中弟·其一

三年已绝生还望,一日天恩到海涯。

路过清湘犹间阔,当时何不住长沙。

(0)

赋京口苏园

扬子江边犬吠村,苏公宅畔蝶游园。

沧波对景标层塔,野市逃喧植外樊。

亭榭高低随卉木,门庭光彩属儿孙。

本朝名相青毡在,傍筑书斋细讨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