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边犬吠村,苏公宅畔蝶游园。
沧波对景标层塔,野市逃喧植外樊。
亭榭高低随卉木,门庭光彩属儿孙。
本朝名相青毡在,傍筑书斋细讨论。
扬子江边犬吠村,苏公宅畔蝶游园。
沧波对景标层塔,野市逃喧植外樊。
亭榭高低随卉木,门庭光彩属儿孙。
本朝名相青毡在,傍筑书斋细讨论。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文人陈藻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苏园的所见所感。首句“扬子江边犬吠村”,以犬吠声衬托出乡村的宁静,江边的环境显得质朴而亲切。次句“苏公宅畔蝶游园”则转而写到苏东坡的居所附近,蝴蝶翩翩,生机盎然,展现出园林的优美。
“沧波对景标层塔”描绘了江景与高塔相映成趣的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接下来,“野市逃喧植外樊”暗指远离尘嚣的市井,表达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诗人又通过“亭榭高低随卉木,门庭光彩属儿孙”两句,赞美了园林的布局巧妙,与自然景色和谐统一,且充满家族传承的温馨。
最后两句“本朝名相青毡在,傍筑书斋细讨论”,借苏东坡的典故,表达出对前贤智慧的敬仰,以及自己在此地建书斋研读,希望传承并发扬学问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苏园的赞赏和对学术追求的执着。
烛龙进无力,迟迟当天街。
火云相夹持,烧空焰正开。
亢阳肆为虐,真宰应暌乖。
市贾看坐废,糁汗浮黄埃。
蛟龙惧汤沸,蟠蛇屈深泥。
燕雀罹燔炙,塌翼投蒿莱。
深山长薄中,但荫狼与豺。
形骸端欲弃,强饰胡为哉。
摛辞遣烦闷,音律那能谐。
安得万松风,倏然与之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