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适得元履书有怀其人因复赋此以寄意焉》
《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适得元履书有怀其人因复赋此以寄意焉》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

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

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

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

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

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

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适得元履书有怀其人因复赋此以寄意焉》。诗中描绘了梅花的独特气质和品格,以及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

诗开篇即以罗浮山下的黄茅村和苏仙的传说引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梅花自入三叠曲”一句,将梅花比作音乐中的旋律,强调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梅花“不受蛮烟昏”的描述,展现了其不畏环境恶劣,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形象。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两句,赞美了梅花超越普通树木的独特美丽和名声,将其誉为千古绝唱。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梅花的内在品质:“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梅花如同冰一般清冷,即使有屏障也无法温暖其本质,表达了梅花高洁而不媚俗的特质。

接下来,“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不愿随波逐流,不与世俗之花争艳的特点,彰显其独立不群的风骨。最后,“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描绘了梅花在无人欣赏时,与修竹为伴,独自守护着自己的清高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与寄托:“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诗人深知真正的友谊和高尚的情操仍然存在,但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最后,“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共同守护心灵的纯净与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长至前一旬书

北极地上三十六度出,南极地下三十六度入。

四海之内居中国,不见南极见北极。

东生西没一轮日,西没昏黑东生白。

春分秋分昼夜中,天上地下度数同。

地上天少日晷短,子月日南而北返。

地上天多日晷长,午月日北而南行。

四时成岁岁如此,日南日北而已矣。

一百八十度有奇,不过一往一来耳。

或谓四游升降殆不然,所以景祐新书删其篇。

(0)

怪梦十首·其十

昔日颛朝柄,何人误庙谋。

渐惊吾辈尽,谁识向来愁。

忠鲠芳香在,奸邪臭秽留。

一时穷富贵,蜃气结成楼。

(0)

次韵谢王君

妙年富才藻,亹亹迫渊云。

逸势波澜阔,神功混沌分。

百为争细故,一笑付微醺。

天地江河在,终垂万古文。

(0)

次韵张仲实岁晚

老穷胜夭达,敢惜岁时迁。

食玉多忧死,披蓑且醉眠。

西湖非昔者,南雪尚春前。

稍足陶瓶粟,诸公不用怜。

(0)

后天易吟三十首·其十八

次谦终以巽,九卦至三陈。

圣人有忧患,何况是凡人。

(0)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一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

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