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
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
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
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
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
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
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
罗浮山下黄茅村,苏仙仙去馀诗魂。
梅花自入三叠曲,至今不受蛮烟昏。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
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
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
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
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
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与诸人用东坡韵共赋梅花适得元履书有怀其人因复赋此以寄意焉》。诗中描绘了梅花的独特气质和品格,以及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
诗开篇即以罗浮山下的黄茅村和苏仙的传说引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梅花自入三叠曲”一句,将梅花比作音乐中的旋律,强调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梅花“不受蛮烟昏”的描述,展现了其不畏环境恶劣,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形象。
“佳名一旦异凡木,绝艳千古高名园”两句,赞美了梅花超越普通树木的独特美丽和名声,将其誉为千古绝唱。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梅花的内在品质:“却怜冰质不自暖,虽有步障难为温。”梅花如同冰一般清冷,即使有屏障也无法温暖其本质,表达了梅花高洁而不媚俗的特质。
接下来,“羞同桃李媚春色,敢与葵藿争朝暾”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不愿随波逐流,不与世俗之花争艳的特点,彰显其独立不群的风骨。最后,“归来只有脩竹伴,寂历自掩疏篱门”描绘了梅花在无人欣赏时,与修竹为伴,独自守护着自己的清高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与寄托:“亦知真意还有在,未觉浩气终难言。”诗人深知真正的友谊和高尚的情操仍然存在,但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最后,“一杯劝汝吾不浅,要汝共保山林樽”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共同守护心灵的纯净与自由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
北极地上三十六度出,南极地下三十六度入。
四海之内居中国,不见南极见北极。
东生西没一轮日,西没昏黑东生白。
春分秋分昼夜中,天上地下度数同。
地上天少日晷短,子月日南而北返。
地上天多日晷长,午月日北而南行。
四时成岁岁如此,日南日北而已矣。
一百八十度有奇,不过一往一来耳。
或谓四游升降殆不然,所以景祐新书删其篇。
妙年富才藻,亹亹迫渊云。
逸势波澜阔,神功混沌分。
百为争细故,一笑付微醺。
天地江河在,终垂万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