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穷胜夭达,敢惜岁时迁。
食玉多忧死,披蓑且醉眠。
西湖非昔者,南雪尚春前。
稍足陶瓶粟,诸公不用怜。
老穷胜夭达,敢惜岁时迁。
食玉多忧死,披蓑且醉眠。
西湖非昔者,南雪尚春前。
稍足陶瓶粟,诸公不用怜。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张仲实岁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体会。
“老穷胜夭达,敢惜岁时迁。”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贫困状况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现实的态度。
“食玉多忧死,披蓑且醉眠。”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逃避现实的心理。古代有“食玉”之说,意指通过吞食珠玉来延长生命,但在这里却成了忧愁死亡的象征。披蓑(一种野草)代表着简陋而不被重视的生活状态,而醉酒则是诗人用以暂时忘却烦恼。
“西湖非昔者,南雪尚春前。”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西湖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变迁和美好记忆的消逝,而“南雪”则可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冬末初春时节的雨雪,表现出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界的变化。
“稍足陶瓶粟,诸公不用怜。”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简单满足以及对友人的期望。陶瓶和粟(谷物)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诸公”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同行,诗人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自己的贫困境遇而感到怜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生活态度以及与友人关系的深刻思考。
浪浪檐前雨,昼夜来不极。
青苔生空廊,蜗涎被四壁。
出门无所往,端居守笼翮。
鸣呼林中鸠,聒聒方自得。
林花扫馀姿,高柳沐佳色。
悠悠三月残,春物行欲息。
感之欲何奈,取醉遣朝夕。
穿泥得新笋,紫箨裹新白。
从容妇子语,草草田野食。
明日还复然,慵顽已成癖。
许昌古名都,气象良未替。
客子远道来,尘埃满襟袂。
黄昏造孤驿,买饭啮枯胾。
庭宽蟾蜍高,霜气彻寒被。
赖携朱提杯,可具一饭费。
无人劝我酌,孤独伴客醉。
笙箫谁家楼,语笑月中市。
何人不行乐,而我独涕泪。
夜长更漏稀,风急鼓鼙驶。
天明卷席去,行止随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