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进无力,迟迟当天街。
火云相夹持,烧空焰正开。
亢阳肆为虐,真宰应暌乖。
市贾看坐废,糁汗浮黄埃。
蛟龙惧汤沸,蟠蛇屈深泥。
燕雀罹燔炙,塌翼投蒿莱。
深山长薄中,但荫狼与豺。
形骸端欲弃,强饰胡为哉。
摛辞遣烦闷,音律那能谐。
安得万松风,倏然与之偕。
烛龙进无力,迟迟当天街。
火云相夹持,烧空焰正开。
亢阳肆为虐,真宰应暌乖。
市贾看坐废,糁汗浮黄埃。
蛟龙惧汤沸,蟠蛇屈深泥。
燕雀罹燔炙,塌翼投蒿莱。
深山长薄中,但荫狼与豺。
形骸端欲弃,强饰胡为哉。
摛辞遣烦闷,音律那能谐。
安得万松风,倏然与之偕。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夏日叹》,以夏日炎炎为背景,描绘了酷暑之下万物受苦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烛龙进无力,迟迟当天街”,以烛龙比喻太阳,暗示夏日阳光的强烈,却无力穿透,缓缓照耀在街道上,营造出一种热力四溢的氛围。
接着,“火云相夹持,烧空焰正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日天空中烈日与云层交织的情景,仿佛火焰在空中燃烧,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的高温。
“亢阳肆为虐,真宰应暌乖”则表达了对酷暑的不满和对自然规律的反思,亢阳肆虐,似乎违背了自然的秩序。
“市贾看坐废,糁汗浮黄埃”描绘了市场因炎热而冷清,人们汗如雨下,尘埃飞扬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夏日的酷热。
“蛟龙惧汤沸,蟠蛇屈深泥”通过蛟龙和蛇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夏日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它们或畏惧水温过高,或蜷缩于阴凉处以避暑。
“燕雀罹燔炙,塌翼投蒿莱”则以燕雀为例,描述了它们因高温而无法飞翔,只能投向荒草丛生之处避暑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夏日对生物生存的威胁。
“深山长薄中,但荫狼与豺”通过深山中的狼豺,暗示即便在相对凉爽的环境中,也难以逃脱酷暑带来的影响。
“形骸端欲弃,强饰胡为哉”表达了人在极端炎热下的无奈和痛苦,即使想要放弃抵抗,却又不得不强撑着面对。
最后,“摛辞遣烦闷,音律那能谐”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创作来排解内心的烦躁,但文字与音律似乎无法完全表达夏日的炎热和自己的情感。
“安得万松风,倏然与之偕”则是诗人对清凉之风的渴望,希望能在万松林中找到一丝凉意,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状态的感慨。
晋辙已东牛继马,名流谁复居林下。
何事东山若不闻,握瑜高索当时价。
佳游称意随所如,当筵夹座皆名姝。
歌凝丝竹倚花听,诗琢琅玕行草书。
济时元有经纶策,大壑蛟龙岂终蛰。
四十馀年乐遁心,憣然一为苍生出。
盐梅登鼎手自和,运屯其奈苍生何。
镇安风俗任才略,呻吟稍变为讴歌。
固知隐德寓声色,世俗寻常安可识。
相待出处古皆然,莘渭依稀见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