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茅屋下,偏绝胜玄洲。
尘路横遮断,山泉右折流。
卧便朝日晏,坐爱久阳留。
不是翛然客,无人到水头。
竹西茅屋下,偏绝胜玄洲。
尘路横遮断,山泉右折流。
卧便朝日晏,坐爱久阳留。
不是翛然客,无人到水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隐居生活图景。诗人张宁以“竹西小隐”为题,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竹西茅屋下”,点明了隐居地点——竹林深处的一间简陋的茅屋,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状态。接着,“偏绝胜玄洲”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此处环境的清幽与独特,比之传说中的仙境玄洲更为令人向往。
“尘路横遮断,山泉右折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地的地理环境。尘世的道路被阻断,象征着诗人与外界的隔绝;山泉在右侧曲折流淌,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卧便朝日晏,坐爱久阳留”则细腻地刻画了隐居生活的日常情景。诗人可以悠闲地躺在床上,直到太阳高挂才起床,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坐着时,又可以长久地欣赏阳光的停留,体现出对自然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最后,“不是翛然客,无人到水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士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只有真正的隐士,才能来到这水边,体验到这里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
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数椽偿遂谐幽隐,应有高人咏钓盘。
忠肝贯日月,浩气抉云霓。
诗书名帅,谈笑果胜棘门儿。
牛弩旁穿七札,虎将分行十道,先解近城围。
一骑夜飞火,捷奏上天墀。
畅皇威,宣使指,领全师。
襄阳耆旧,请公直过洛之西。
箪食欢呼迎处,已脱毡裘左衽,还著旧藏衣。
笳鼓返京阙,风采震华夷。
桂隐传杯处。
有风流、千岩韵胜,太丘遗绪。
玉季金昆霄汉侣,平步鸾坡挥麈。
莫便驾、飞帆烟渚。
云动精神衡岳去,向君山、帝乐锵韶濩。
兰艺畹,吊湘楚。
南湖老矣无襟度。
但尊前、踉跄醉影,帽花颠仆。
只恐清时专文教,犹贷阴山狂虏。
卧锦帐、貔貅钲鼓。
忠烈前勋赍万恨,望神都、魏阙奔狐兔。
呼翠袖,为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