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柳港绿涨平,一奁镜影含空明。
忘言徙倚万籁寂,忽闻新蝉候节鸣。
抱枝隔叶流响涩,啁啁如弄无簧笙。
下映澄碧波纹清,垂緌似诉隔岁情。
隔岁风光却常住,吟乔时饮枝间露。
何必流阴感昔今,由来幻景无来去。
维舟柳港绿涨平,一奁镜影含空明。
忘言徙倚万籁寂,忽闻新蝉候节鸣。
抱枝隔叶流响涩,啁啁如弄无簧笙。
下映澄碧波纹清,垂緌似诉隔岁情。
隔岁风光却常住,吟乔时饮枝间露。
何必流阴感昔今,由来幻景无来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闰四月十三日,在柳港边乘舟时,偶然听到蝉鸣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维舟柳港绿涨平”,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柳港边的情景,绿柳倒映在平静的水面,营造出一片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一奁镜影含空明”以“奁”比喻水面,形象地表现了水面上映着天空的明亮景象,仿佛一面镜子,清晰而明亮。
“忘言徙倚万籁寂”,诗人独自站立,周围万籁俱寂,只有自己的思绪在飘荡,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忽闻新蝉候节鸣”,突然间,蝉鸣声打破了寂静,给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抱枝隔叶流响涩,啁啁如弄无簧笙”,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蝉鸣的声音特点,它在枝叶间跳跃,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清脆,如同没有簧片的乐器演奏,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下映澄碧波纹清,垂緌似诉隔岁情”,蝉鸣声映照在清澈的水中,仿佛在诉说着去年的故事,充满了时间的流转感。
“隔岁风光却常住,吟乔时饮枝间露”,尽管时光流逝,但美好的景色依然留存,蝉在高树间吟唱,偶尔饮露,展现出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最后,“何必流阴感昔今,由来幻景无来去”,诗人感慨,不必为时光的流逝而感伤,因为自然界的景象总是循环往复,没有真正的来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蝉鸣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雅脱俗的文人情怀。
平生物外趣,颇恨物累缠。
穷幽蹑巉嵓,自笑老更儇。
苍崖腹空洞,中疑蛰飞仙。
昔闻丹邱人,曾赋小有天。
遗音在嵓谷,殷殷闻风前。
是日霜气肃,晴晖发春妍。
冥行石阁底,忽射天光圆。
少林面壁相,膝有芦芽穿。
浴丹某氏井,种玉何人田。
初平去不归,谁叱群羊跧。
欲携小龙团,来试玉窦泉。
安得呼诗翁,操觚与周旋。
但恐石髓乾,欲食不下咽。
神清若有得,笔弱何由宣。
嵓东有皋比,讲舌天河悬。
玉树更可人,冰雪不待湔。
岂无山中招,纪此石上缘。
重来定何时,一拂苍苔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