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四月十三日闻蝉》
《闰四月十三日闻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维舟柳港绿涨平,一奁镜影含空明。

忘言徙倚万籁寂,忽闻新蝉候节鸣。

抱枝隔叶流响涩,啁啁如弄无簧笙。

下映澄碧波纹清,垂緌似诉隔岁情。

隔岁风光却常住,吟乔时饮枝间露。

何必流阴感昔今,由来幻景无来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闰四月十三日,在柳港边乘舟时,偶然听到蝉鸣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维舟柳港绿涨平”,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柳港边的情景,绿柳倒映在平静的水面,营造出一片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一奁镜影含空明”以“奁”比喻水面,形象地表现了水面上映着天空的明亮景象,仿佛一面镜子,清晰而明亮。

“忘言徙倚万籁寂”,诗人独自站立,周围万籁俱寂,只有自己的思绪在飘荡,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心境。“忽闻新蝉候节鸣”,突然间,蝉鸣声打破了寂静,给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抱枝隔叶流响涩,啁啁如弄无簧笙”,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蝉鸣的声音特点,它在枝叶间跳跃,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清脆,如同没有簧片的乐器演奏,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下映澄碧波纹清,垂緌似诉隔岁情”,蝉鸣声映照在清澈的水中,仿佛在诉说着去年的故事,充满了时间的流转感。

“隔岁风光却常住,吟乔时饮枝间露”,尽管时光流逝,但美好的景色依然留存,蝉在高树间吟唱,偶尔饮露,展现出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最后,“何必流阴感昔今,由来幻景无来去”,诗人感慨,不必为时光的流逝而感伤,因为自然界的景象总是循环往复,没有真正的来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蝉鸣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雅脱俗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与许季蕃过梅花岩用松巢韵呈登庸

平生物外趣,颇恨物累缠。

穷幽蹑巉嵓,自笑老更儇。

苍崖腹空洞,中疑蛰飞仙。

昔闻丹邱人,曾赋小有天。

遗音在嵓谷,殷殷闻风前。

是日霜气肃,晴晖发春妍。

冥行石阁底,忽射天光圆。

少林面壁相,膝有芦芽穿。

浴丹某氏井,种玉何人田。

初平去不归,谁叱群羊跧。

欲携小龙团,来试玉窦泉。

安得呼诗翁,操觚与周旋。

但恐石髓乾,欲食不下咽。

神清若有得,笔弱何由宣。

嵓东有皋比,讲舌天河悬。

玉树更可人,冰雪不待湔。

岂无山中招,纪此石上缘。

重来定何时,一拂苍苔镌。

(0)

宿慈云庵怀梅山

慈云樽酒地,回首辍邻舂。

水坏车行道,云迷手植松。

百年嗟我后,四海念谁从。

风雨春归夜,还闻景德钟。

(0)

停针图

停针元不为伤春,巧夺天机亦损神。

长日支颐无一语,应思身衣弋绨人。

(0)

稻花图

玉碎珠明丽野田,不将赪紫竞春妍。

一茎露缀秋风里,中有苍姬八百年。

(0)

留别赵筑岩同年

几宵乡梦逐秋生,早办严装事远征。

裘敝谁真怜我去,酒酣君独赠诗行。

迢迢羸马西风路,杳杳孤鸿落日城。

信是桃花潭上客,送人无处不深情。

(0)

舟中

挂席东来喜乍晴,垂杨夹岸向人迎。

儿童不识风帆利,笑说青山似马行。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