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九风雨,一春三别离。
予嗟吟骨瘦,子亦坐诗痴。
十日九风雨,一春三别离。
予嗟吟骨瘦,子亦坐诗痴。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送别》,它通过对春日风雨和离别次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忧伤。
“十日九风雨,一春三别离。” 这两句开篇即点出了时光易逝与频繁的分别。十个晴朗的日子里竟有九天是风雨连绵,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内心的不宁静。而“一春三别离”则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表达了在一个短暂的春季里经历多次分别的无奈。
“予嗟吟骨瘦,子亦坐诗痴。” 这两句转而描绘出诗人自己的身心状态。“予嗟吟骨瘦”表明诗人的身体可能因为忧愁或疾病而消瘦,而“子亦坐诗痴”则说明诗人沉浸于诗词的创作中,借以排解内心的烦恼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风雨与频繁离别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的身体瘦弱和精神上的依赖于诗词创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才情和他们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窈然碧玉池方,绿波不见还凝伫。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无语。
瑶瑟声沉,画兰愁绝,几回如许。
甚风烟依约,鱼龙黯惨,空回首,珠帘暮。
一夕翠华临幸,也悲凉、故宫尘土。
石根碧涨,天飘翻出,黑湾雷雨。
思舜亭高,风漪吹散,满空秋暑。
欲苍梧回叫,凤箫凄断,听躬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