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万壑东南美,中有一山尤秀伟。
伊谁衣被以佳名,非雾非烟腾瑞气。
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
风林泉石振清响,佔毕吟诵声难模。
聚为胸中线五色,不补衣裳华衮黻。
乃作江湖漫浪游,奋藻扬葩肆吟笔。
文为人瑞要瑞时,时不与我文奚为。
何如抱书还旧隐,姑颂楚橘歌商芝。
吾衰一字不解作,平生学殖叹荒落。
为儒无用拟修玄,徒想仙人五云宅。
千岩万壑东南美,中有一山尤秀伟。
伊谁衣被以佳名,非雾非烟腾瑞气。
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
风林泉石振清响,佔毕吟诵声难模。
聚为胸中线五色,不补衣裳华衮黻。
乃作江湖漫浪游,奋藻扬葩肆吟笔。
文为人瑞要瑞时,时不与我文奚为。
何如抱书还旧隐,姑颂楚橘歌商芝。
吾衰一字不解作,平生学殖叹荒落。
为儒无用拟修玄,徒想仙人五云宅。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开篇便以“千岩万壑东南美”勾勒出一片雄伟秀丽的自然景观,其中有一座尤为秀伟的山峰。诗人通过“伊谁衣被以佳名”表现了对这座山峰的赞美,它不仅有着优雅的名称,而且还能散发出非雾非烟的瑞气,显得神秘而又庄严。
接下来,“有人于此曾课书”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人在此修学、研读经典的敬仰之情。这些学者出山后不仅成为能士,还能够将山水景致描绘成图,这些图画里蕴含着“风林泉石振清响”的自然美,甚至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
诗中还写道,“佔毕吟诵声难模”表明这些声音既是自然之声,又像是古人吟诵经典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复制的和谐音响。至于“聚为胸中线五色,不补衣裳华衮黻”,则是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内化和消纳,他将这些美好的景象和声音积累在心中,而不是用来装饰外表。
随后,“乃作江湖漫浪游,奋藻扬葩肆吟笔”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游历、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他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材料的过程。他的文辞是时代之美,是时代所需的,但“时不与我文奚为”,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超脱,似乎时间并没有与诗人心中的理想相遇。
最后,“何如抱书还旧隐,姑颂楚橘歌商芝”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那种古代文人隐居的宁静生活?他渴望像古人那样抱着书籍,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在“吾衰一字不解作,平生学殖叹荒落”中,诗人的自我反省表露无遗,他对于自己年老而不能再有新的创作感到惋惜,对于平生所学所积累感到失望。
全诗以其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充满文学情怀,又不乏哲理思考的艺术空间。
清江朱楼相对开,去年燕子双归来。
东风吹高社雨歇,一日倏忽飞千回。
翻身初向烟中没,掠地复穿花底出。
花飞烟散江冥冥,城郭参差满斜日。
无情游子去不还,短书寄汝秋风前。
绣帘不卷春色断,空梁泥堕琵琶弦。
飞樯冉冉潇湘浦,春尽天涯路修阻。
一夜相思柳色深,独上楼头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