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翠插锁萦纡,一沼光涵湛碧虚。
驯虎旧闻输野鹿,化龙俄已失金鱼。
白莲尚结高僧社,古木全荒隐士庐。
襆被须期借禅榻,尽穿荦确与崎岖。
万峰翠插锁萦纡,一沼光涵湛碧虚。
驯虎旧闻输野鹿,化龙俄已失金鱼。
白莲尚结高僧社,古木全荒隐士庐。
襆被须期借禅榻,尽穿荦确与崎岖。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林之中,碧绿的水泽和翠绿的山峰相互交织,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万峰翠插锁萦纡”、“一沼光涵湛碧虚”,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提到“驯虎旧闻输野鹿”,这是对古代传说的一种引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化龙俄已失金鱼”则是对变幻莫测命运的一种隐喻。
接下来的“白莲尚结高僧社,古木全荒隐士庐”,描绘了一幅和谐共处的生活图景,显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襆被须期借禅榻,尽穿荦确与崎岖”则是诗人对未来某种精神寄托或休息之地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东风吹春满南陌,杨柳青青李花白。
花柳年年好颜色,妾容已觉今非昔。
自从结发为君妇,君往长安几寒暑。
定知时去宿青楼,不似孤闺长夜苦。
丈夫谩道功名好,不道别离人易老。
令人却羡田家郎,白头夫妇得成双。
秋风战庭树,落叶如败兵。
触目感时艰,油然百忧生。
四方晏安久,一旦灾祸兴。
干戈半天下,积骸比丘陵。
天子仁如尧,夙宵念苍生。
无乃吁谟者,法度徒纷更。
致兹岂无由,何时复承平。
嫠妇不恤纬,智士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