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三年别,巫峡千里遥。
彩鹢阻去棹,乌鹊望仙桥。
山云自含雨,江水不成潮。
柳长谁共结,花残复易飘。
阳台空作望,暮暮还朝朝。
荆楚三年别,巫峡千里遥。
彩鹢阻去棹,乌鹊望仙桥。
山云自含雨,江水不成潮。
柳长谁共结,花残复易飘。
阳台空作望,暮暮还朝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故乡,身处荆楚之地三年之久,与家乡相隔千里,难以相见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以“彩鹢阻去棹,乌鹊望仙桥”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被阻隔的船只和渴望搭桥的乌鹊,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盼。
接着,“山云自含雨,江水不成潮”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山间的云雾凝聚着雨水,江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规律,这些都象征着诗人情绪的不稳定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柳长谁共结,花残复易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柳树的生长与花的凋零,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诗人内心孤独与脆弱的写照。他渴望有人能与之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但又担心自己的脆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最后,“阳台空作望,暮暮还朝朝”以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的虚幻与无奈。无论日夜更替,诗人始终在期待与追寻,却只能在梦中得到片刻的慰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象征,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我生何悠悠,飘摇若悬旌。
已破龙华梦,复成鸿佑行。
鸿佑在何许,海阔山峥嵘。
地侵鱼龙窟,路与猿猱争。
晓日见初出,潮波无时平。
我来秋薄暮,寒雨纷纵横。
狂飚振林麓,窗户皆有声。
山鬼夜中号,怪禽篱外鸣。
我衰不能寐,起行迟天明。
欻然念身世,百感襟抱盈。
仲宣昔遭乱,避地之蛮荆。
登楼赋怀土,凄伤欲无生。
况我滞瓯越,八见秋风惊。
憧憧一州间,萧寺六易名。
已去还复来,如鱼被钩婴。
去既无所之,来亦何所营。
藜萑诚不充,萍蓬甘所丁。
兹地实乐土,浮生聊耦耕。
鴒原喜在眼,蠹简能娱情。
九夷亦何陋,四海皆弟兄。
《初至鸿佑成二百字》【宋·王之望】我生何悠悠,飘摇若悬旌。已破龙华梦,复成鸿佑行。鸿佑在何许,海阔山峥嵘。地侵鱼龙窟,路与猿猱争。晓日见初出,潮波无时平。我来秋薄暮,寒雨纷纵横。狂飚振林麓,窗户皆有声。山鬼夜中号,怪禽篱外鸣。我衰不能寐,起行迟天明。欻然念身世,百感襟抱盈。仲宣昔遭乱,避地之蛮荆。登楼赋怀土,凄伤欲无生。况我滞瓯越,八见秋风惊。憧憧一州间,萧寺六易名。已去还复来,如鱼被钩婴。去既无所之,来亦何所营。藜萑诚不充,萍蓬甘所丁。兹地实乐土,浮生聊耦耕。鴒原喜在眼,蠹简能娱情。九夷亦何陋,四海皆弟兄。
https://shici.929r.com/shici/Af6Ht7bNlk.html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
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
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
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
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
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
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喜见江梅又著花,插来不怕帽檐斜。
高标幽韵谁真似,人在风流贺监家。
丁年慕请缨,白首翻攘袂。
輶轩遽凭轼,魏阙频回睇。
两淮经战争,万物皆惟悴。
云繁雪霰舞,风猛波涛沸。
椎凌仅通航,鼓夜无停枻。
依樯闻喜朝鲜,酌斚烹匀鳜。
出塞那复古,涉川今已利。
一节谁与持,同舟心靡异。
奋身徇主忧,图国忘私计。
昌黎去怀妾,定远老思妹。
高情独无戚,慧眼不留翳。
岂惟诗酒豪,抑亦文武备。
开馆昔登瀛,奉车元起沛。
君遭功名迫,我堪閒散置。
他年洛下吟,忆君徒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