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友人离别曲》
《次友人离别曲》全文
元 / 王祎   形式: 古风

东风吹春满南陌,杨柳青青李花白。

花柳年年好颜色,妾容已觉今非昔。

自从结发为君妇,君往长安几寒暑。

定知时去宿青楼,不似孤闺长夜苦。

丈夫谩道功名好,不道别离人易老。

令人却羡田家郎,白头夫妇得成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离家多年后,对时光流逝和两人分离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映射出时间的无情与女性内心的孤独。

首句“东风吹春满南陌,杨柳青青李花白”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杨柳的嫩绿与李花的洁白相映成趣,象征着自然界的新生命与活力。然而,这样的美好并未能完全抚平女子心中的伤感。

“花柳年年好颜色,妾容已觉今非昔”一句,将自然界的轮回与女子的容颜相对比,暗示岁月的流逝不仅改变了外界的景色,也悄然改变了女子的容貌与心境。这种对比,既是对青春易逝的感叹,也是对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的无奈。

接下来,“自从结发为君妇,君往长安几寒暑”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离家多年的思念与等待。她计算着丈夫在外的时间,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相聚的渴望。

“定知时去宿青楼,不似孤闺长夜苦”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在家中的孤独与寂寞,与丈夫在外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她深知自己所经历的孤独,远比丈夫在外的辛苦更为煎熬。

“丈夫谩道功名好,不道别离人易老”揭示了女子对丈夫追求功名利禄的理解与不满。她认为,虽然功名对于男性来说可能重要,但与之相伴的是长时间的分离,这同样让女性感到痛苦和衰老。

最后,“令人却羡田家郎,白头夫妇得成双”表达了女子对平凡家庭生活的向往。她羡慕那些能够白头偕老的夫妻,渴望与丈夫共度余生,共享天伦之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观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元末明初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家庭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祎
朝代:元   字:子充   籍贯:义乌来山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临安访古十首·其五化城寺

王子能以身施佛,何异生居净梵宫?

敝屣视他闲富贵,男儿到此是英雄。

(0)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九十一

红城万户拱皇居,宿卫亲兵饱有馀。

苑鹿与人分食惯,朝朝群聚候麋车。

(0)

上元夫人词

阿母亲曾与制衣,手攀云锦下天机。

自从宴罢茅君后,寂寞龟坛会更稀。

(0)

送隽侍者还永乐寺,寄阐大猷尊师

记乘官舫过明州,永乐寺中曾一游。

绕径凉云修竹晓,满池香露小荷秋。

松花酒贮山瓶送,雀舌茶烦蒻笼收。

尔隽到家烦问询,旧题还刻在诗楼?

(0)

孝友堂,为姚氏彦名、彦昌昆弟赋

两生孝友谁不知,左辖题堂固所宜。

岂独声名从此大,要教风俗与之移。

棣华煜煜照春日,乌鸟哑哑啼树枝。

林植羽栖俱有感,过门宾客可无诗?

(0)

深雪斋,为金西白长老赋

道人宴坐维摩室,积得天花似雪深。

明月有辉同大地,白莲无影到东林。

抽毫司马应难赋,断臂神光或可寻。

落絮游丝纷满眼,从教门外作春阴。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