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

天上欢华春有限,世间漂泊海无边。

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

官满更归何处去,香炉峰在宅门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gōngcuīshìlángqiánshèrén
táng / bái

céngpéiliǎngsānxiānqīnshìlóngnián

tiānshànghuānhuáchūnyǒuxiànshìjiānpiāohǎibiān

róngshìguòdōuchéngmèngyōuxīnwàng便biànshìchán

guānmǎngèngguīchù
xiāngfēngzàizháiménqián

注释
曾陪:曾经陪伴。
鹤驭:驾鹤,指仙人的坐骑。
两三仙:两三位仙人。
亲侍:亲自侍奉。
龙舆:古代帝王乘坐的车驾。
四五年:表示时间,约数,指较长一段时间。
天上欢华:天宫中的欢乐繁华。
春有限:比喻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世间漂泊:在人世间漂泊流浪。
海无边:形容生活的艰辛与无常。
荣枯事过:荣华富贵和困苦挫折都已过去。
都成梦:像梦一样消逝。
忧喜心忘:忘记忧虑和喜悦的心情。
便是禅:意味着达到内心的平静。
官满:官职任期结束。
更归何处去:将要回到哪里去。
香炉峰:指庐山的香炉峰,著名风景名胜。
宅门前:家门口,此处指诗人向往的归隐之地。
翻译
曾经陪伴仙人驾鹤升天两三次,亲身侍奉皇帝四五载。
天宫中的欢乐繁华虽有限,人间漂泊的生活却无边际。
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后都如梦一般,忧喜心情忘掉就是禅的境界。
官职任期满后又将归向何方,香炉峰就矗立在我的家门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历练多年的经历,“陪鹤驭”、“侍龙舆”都是比喻官场中的高位和尊贵的地位。数年之间,诗人深刻体会到仕途的艰辛与无常。

“天上欢华春有限,世间漂泊海无边。”这里,“天上欢华春”指的是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而“世间漂泊海无边”则形象地表达了人生如海洋般辽阔无垠,漂泊不定。诗人借此强调了生命的有限和人生的无常。

“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豁达与超脱。在他看来,无论是荣耀还是枯槁,最终都会像梦境般消逝;而对于世间的忧愁和快乐,通过修习禅法,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

“官满更归何处去,香炉峰在宅门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彻底放弃,以及对家园生活的渴望。诗中的“官满”指的是官位到顶,意味着仕途上的巅峰,而“更归何处去”则是询问自己下一步该如何选择。而“香炉峰在宅门前”,则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涯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冬夜独坐

庭幽蛰谈口,烛尽辍书卷。

墙外醉客喧,堪憎更堪羡。

(0)

即事

早知色外本无身,不踏阎浮末世尘。

说与达多何用许,如来元自等冤亲。

(0)

信步

信步独幽寻,春山野雾深。

鸟啼如唤仆,泉响似鸣琴。

日暖草争秀,风狂花不禁。

却嫌荒僻地,无酒与春斟。

(0)

山行·其三

旆旆黄茆泼眼明,荒郊尽日绝人行。

谁知气象萧条处,剩有山川可鼎烹。

(0)

边烽既息穑事告登歌以五十六字用和击壤

见说边头事已宁,捷书复得寿春城。

从来方面多豪杰,均与朝廷系重轻。

枣实虽红休北顾,稻花垂白近西成。

民无饥色添欢色,气象方才似太平。

(0)

游愚堂

闻说名园尚修竹,花压颓垣笋穿屋。

雨痕半掩壁间题,饥鼠跳梁狐昼啼。

前人已为后人笑,后人更使谁人悼。

呜呼全盛几时奈衰何,古人兴废何其多。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