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边烽既息穑事告登歌以五十六字用和击壤》
《边烽既息穑事告登歌以五十六字用和击壤》全文
宋 / 武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见说边头事已宁,捷书复得寿春城。

从来方面多豪杰,均与朝廷系重轻。

枣实虽红休北顾,稻花垂白近西成。

民无饥色添欢色,气象方才似太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ānfēngshìgàodēngshíliùyòngrǎng
sòng / yǎn

jiànshuōbiāntóushìníngjiéshū寿shòuchūnchéng

cóngláifāngmiànduōháojiéjūncháotíngzhòngqīng

zǎoshísuīhóngxiūběidàohuāchuíbáijìn西chéng

míntiānhuānxiàngfāngcáitàipíng

注释
见说:听说。
边头:边境。
事已宁:战事已平息。
捷书:捷报。
寿春城:地名,今安徽寿县。
从来:自古以来。
方面:边疆。
多豪杰:英雄众多。
朝廷:中央政府。
系重轻:关系重大。
枣实:成熟的枣子。
休北顾:不必顾虑北方。
稻花垂白:稻谷即将成熟。
西成:秋季来临。
民无饥色:百姓没有饥饿之态。
添欢色:增添笑容。
气象:景象。
方才:刚刚。
似太平:像太平盛世。
翻译
听说边境的战事已经平息,捷报传来寿春城已得保全。
自古以来,边疆地区英雄众多,他们的功绩对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枣子熟透,但不必再顾虑北面的威胁,稻谷即将丰收,靠近秋季的西边。
百姓们不再有饥饿的忧虑,增添了笑容,整个景象呈现出和平盛世的气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武衍所作的《边烽既息穑事告登歌》,通过对边境安宁、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百姓福祉的赞美。首句"见说边头事已宁"传达了边疆局势的平静,"捷书复得寿春城"则以胜利的消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平氛围。接着,诗人感慨"从来方面多豪杰,均与朝廷系重轻",赞扬了边关将领的英勇和朝廷决策的重要性。

"枣实虽红休北顾,稻花垂白近西成",通过枣子熟透和稻谷将熟的自然景象,寓意丰收在望,告诫人们不必再忧虑北方的威胁。最后一句"民无饥色添欢色,气象方才似太平"直接描绘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笑容满面,呈现出一派接近太平盛世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既展现了边疆的安宁,又寄托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作者介绍

武衍
朝代:宋   字:朝宗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武衍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衰兰枯荷了秋色,几向寒梢问消息。

溪桥交马断肠时,翠袖佳人日暮归。

玉面亭亭汉宫样,一见风流慰心赏。

寒标孤绝太无情,谁为移春上玉京。

月华凄切霜华白,夜半飘香度帘额。

寄声横笛且休吹,愁杀江南未归客。

(0)

纪时

古今多少好英雄,未必奸邪未必忠。

上党鼎膏流地白,长平坑血溅天红。

三边传檄兵虽息,二榷开场货未通。

更愿年丰富金帛,饱装驼驾为和戎。

(0)

发书与幼弟及坦斋

风烟世事不堪听,勿谓封侯胜白丁。

老眼隔年新旧历,归心连夜短长亭。

一声蜀鸟惊胡蝶,十幅蛮花寄鹡鸰。

更向坦斋夫子道,近来双鬓已星星。

(0)

过西溪

路随马足难知数,山叠鱼鳞不记名。

隔岸青帘人不渡,一溪流水暮潮生。

(0)

巧松·其三

赤子亲曾约子房,阿谁培植到横岗。

向人面面皆奇巧,廊庙如何作栋梁。

(0)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二十

圣人不可见,犹幸闻绪言。

万古宇宙立,一脉理义温。

专门凿私智,百家起豗喧。

太阳炳离照,坐收烟雾昏。

鲁语本非略,轲书岂为繁。

资之岁月深,左右皆逢原。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